【目的】 研究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通过期刊审读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国内期刊审读工作现状调研提出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基于中国科学院期刊人机协同审读工作调研分析审读工作平台的特点,提出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的建设需求,并通过建设实践探索和验证审读工作平台的实际成效。【结果】 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应尽可能实现各方面审读数据规范化流程化处理,实现组织协调、专家组判读、编辑部配合的线上协同,完整系统地保存和管理审读数据。【结论】 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提升审读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逐步实现计算机对审读工作更全面、更深入地支持,同时也为行业内的期刊审读方式变革与审读平台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目的】 分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查摆存在问题,提出实现路径。【方法】 以经济社会领域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依据,参考出版领域相关成果,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科技期刊出版领域,梳理、归纳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实现路径。【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内涵,但我国科技期刊的实际发展状态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存在不少问题。要在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结论】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实现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目的】 通过构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加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政策梳理、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厘清有关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政策文本,总结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在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分析提升出版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方法路径。【结果】 从学理层面提出宏观和微观2个维度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理论内涵,界定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外延,从而构建由作者(读者)服务能力、学科服务能力、学术服务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战略服务能力五大结构要素组成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框架体系。【结论】 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是发挥学术期刊出版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性作用的关键,将学术期刊出版的各项功能统摄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中来是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业的使命担当。基于提出的理论框架体系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以评促建”最终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的】 探索我国科技交流系统中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发展路径,为国家科技高端交流平台的后续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新视角和可行建议。【方法】 运用知识服务创新理论,通过文献与网络调研等方法分析相关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并提出国家科技高端交流平台的阶段性发展路径和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结果】 国家科技高端交流平台的核心是围绕国家科技安全,开展以科技工作者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服务创新,具有生态系统结构,其发展包含规划、培育和评估3个主要阶段,且每一发展阶段的目标和内容各有侧重。【结论】 国家科技高端交流平台是面向国家安全和科技工作者需求的高质量知识服务创新生态系统,在组织模式、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上,其应根据不同的平台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
【目的】 为主管部门审读科技期刊参考文献提供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提升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33种科技期刊165篇论文中的5092条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机”协同的审读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参考文献评价体系。【结果】 33种期刊差错率、差错率变异系数、差错密度和差错密度变异系数的均值分别为20.87%±1.16%、55.74、1.12±0.02和22.91;依据4个评价指标构建的著录质量评价体系发现,高质量参考文献期刊只有3种,低质量参考文献期刊有7种;依据参考文献差错类型评价体系发现,在33种期刊的参考文献差错类型中,内容差错的比例为92.54%,格式差错的比例为7.46%,内容中的出版/出处项、主要责任者差错的比例分别为39.08%、35.99%。【结论】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迫切需要提升,应引起作者、期刊编辑部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的】 比较国内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态使用差异,分析国内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并提出改进思路,以助益中文科技期刊提高英文摘要编写质量、提升国际传播效果。【方法】 选取34种中外权威科技期刊,从每种期刊中抽取2022年第1期前10篇研究性论文的英文摘要形成小型语料库,统计分析其语态使用情况。【结果】 国内、国外期刊的语态使用表现截然相反:国内期刊总体上偏好被动语态,国外期刊则倾向于主动语态;两者在主动句/被动句数量比值以及主、被动句在总句数中的占比方面差距悬殊。【结论】 国内中文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写未跟上国际文体变化新趋势,存在过度使用被动语态问题,相关标准和要求落后、翻译思维惯性顽固、写作教材观念过时是其重要成因。建议根据语步功能,合理使用主被动语态。
【目的】 聚焦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的发展表现,针对学术出版行业的特点,分析LLM带来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方法】 简要介绍LLM的一般原理,以ChatGPT为案例,测试LLM在处理定义性及开放性问答、总结全文并生成摘要、中英文翻译等方面的表现,进而分析LLM的应用功能及优缺点,并结合学术出版工作内容,分析其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结果】 LLM的快速发展给学术出版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包括稿件内容改进、审稿流程优化、日常工作增速、知识服务转型、媒体融合提质、多语言传播途径扩展等。同时,也存在AI工具使用程度不易把握、隐性学术不端行为更不易识别、科研伦理问题更加不易发现、现行同行评议制度权威性不易保证、著作权及研究成果分配不易处理等方面的挑战。【结论】 学术出版行业要清晰认识自身的核心优势和定位,借AI发展顺势而为,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更好更快地发展。
【目的】 全面展现我国科技期刊B站传播现状,探索提升科技期刊短视频平台传播效果的有效策略。【方法】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的科技期刊为实证样本,通过网络调查法深度剖析16个科技期刊B站号的基本情况,并对视频内容传播效果进行综合测算和深入分析,挖掘高传播效果指数视频的内在特征。【结果】 科技期刊B站号开通和认证数量少、运营能力有待提高;视频内容以学术活动类为主,呈现形式相对单一;选题具有创意且视角独特,紧跟时事并能与用户进行即时互动的视频传播效果更好。【结论】 科技期刊需要明确账号定位与运营模式,科学布局B站;挖掘优质资源,凭内容“征服”用户;引导用户与期刊“深互动”,助力传播效果最大化。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提出融媒体传播策略。【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为样本,调研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抽样调研期刊新媒体发布内容和目标读者,从不同期刊类型角度分析融媒体建设情况和传播效果,总结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80%以上的样本期刊已开展融媒体建设,但传播渠道少,传播形式单一,粉丝黏性较差。有趣易懂的科普内容在新媒体上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结论】 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具有潜力,期刊可利用学科特点打造优质内容,基于多种媒体格式建立多渠道融媒体传播模式,吸引读者转发、评论、点赞以进行多链条裂变传播,培养复合型数字编辑等。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培育青年学者的模式与路径。【方法】 以《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为例,结合培育目标、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4个要素,系统阐述青年学者培育模式及路径。【结果】 首先,从期刊发展规划全局明确培育目标,制订相应遴选标准,定位培育群体。然后,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调研培育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凝练培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最后,以期刊资源为支撑,通过编委会与编辑部联动协同共筑培育路径。【结论】 该培育模式与路径促进青年学者培育对象能力的提升,推动期刊培育青年学者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为科技期刊培育青年学者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IEEE科技期刊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和策略,以期为我国新刊的创办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通过详细分析1963—2020年IEEE的创刊数量及创刊主题词分布等信息,系统探究IEEE期刊集群平台持续创刊的发展策略。【结果】 1963—2020年,IEEE创办新刊物的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平均每年创刊4.0种;而在2013—2020年,这一速度更是持续上升,每年创刊9.4种。IEEE期刊集群平台发展主要策略包括创办聚焦前沿热点的期刊、创办能够满足不同读者和作者需求的多样性期刊、创办增强期刊发展活力和时效性的OA期刊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IEEE开创性地创办巨型OA期刊,从而完成对期刊出版类型和运营模式的补充和完善。【结论】 借鉴IEEE创建新刊、传播知识的成功经验,建议国内办刊者明确发展策略,紧握学科新兴技术前沿,以作者和读者的需求为指导,以坚实的学术共同体为基石,适时创办巨型OA期刊以增强期刊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并保持稳定的持续创刊能力。
【目的】 分析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品牌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现状和整体情况。【结果】 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的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使命感,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重视青年科学家早期培养与专家引领,推动学术伦理与多样性、包容性建设,构建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提升行业不可替代性并加强人文关怀等。【结论】 建议国内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明确使命和愿景,积极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广布有效关联节点,重视科学家早期培养体系;紧密连接专家、媒体和受众,形成“专家—期刊文章—媒体/受众—受众/媒体—专家”的闭环品牌宣传模式,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从学术伦理规范、多样性、包容性、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服务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多方位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文化价值,增强不可替代性。
【目的】 工程科技战略咨询期刊建设的突破口在于论文质量提升。探析相关论文的专有属性、提炼共性特征并形成稳健出版机制,促进工程科技领域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的学术传播。【方法】 基于战略咨询研究层面,辅以领域经典论文剖析,解读相应论文的学术出版特质并明晰学科属性;凝练工程科技战略咨询论文的共性特征并以框架结构、内容要素的形式进行呈现,用于稿件初评(编辑)、写作提升(作者);构建工程科技战略咨询论文的质量保障机制,兼顾学术规范性和出版灵活性,契合工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实际。【结果】 在工程科技战略咨询论文的出版实践中,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的认可度、期刊引证指标的增长情况均良好,体现了相应论文质量提升的成效。【结论】 工程科技战略咨询期刊作为综合类科技期刊的子类,其发展过程具有案例研究价值。提升论文质量以适应期刊高质量发展要求,对于发文学科宽泛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尤为关键。规范为先、适度灵活的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是综合类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的】 对学术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指标进行改进和结合分析,了解新时期图情档领域期刊自引特征,为其他领域期刊自引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设计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等指标,结合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提出期刊四分类模型(独立型、普通型、开放型、权威型);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21年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2012—2021年,图情档领域发文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自(被)引率逐年增加,两年自(被)引率相对稳定。整体上,各期刊的两年自(被)引率要高于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较高。图书馆学期刊自(被)引率相对较低,情报学期刊自(被)引率较高,2种档案学期刊的自(被)引率最高。通过绘制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坐标图,可将期刊归为四大类。【结论】 期刊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四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深入揭示期刊自引特征。大部分图情档领域期刊属于独立型和开放型两大类型。
【目的】构建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模型,为我国科技期刊传播力建设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以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的特征和内涵。透过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对应传播维度、梳理评价要素、归纳评价方法。【结果】 构建包含品牌权威度、信息服务力、渠道输出力、需求响应力、活动认同度5项一级指标及媒体矩阵等13项二级指标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多维评价模型,实现对科技期刊传播活动及成效的全局性、系统性揭示。【结论】 围绕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各项关切议题形成解决方案,完善期刊评价研究和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评价机制功能,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目的】分析中国知网、万方、维普404篇撤销论文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学术不端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到370篇撤稿声明,分析对应的404篇撤销论文期刊分布、学科类型分布、对期刊评价影响、“撤销论文、被撤销论文、发表当年被撤销论文”年度分布、“撤销论文年篇均滞后月数、被撤销论文年篇均滞后月数”、整体撤销论文和医药卫生类撤销论文的撤稿原因、撤销论文被引情况。【结果】 医药卫生类撤销论文占比最高;撤销论文数量对期刊影响因子及被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没有非常显著的影响;2020年、2021年撤销论文数量远远大于被撤销论文数量,撤销论文年篇均滞后月数在波动中缓慢增大,被撤销论文年篇均滞后月数逐渐减小;在整体撤销论文和医药卫生类撤销论文中,学术不端撤稿原因占比最高;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后的2012—2021年的被撤销论文、学术不端撤稿原因记录数量比使用前的1997—2011年分别增加206篇、155条;在3个数据库中,中国知网的撤销论文可检篇次、被引篇次、被引频次最多,撤销后论文被引情况时有发生。【结论】 要解决撤销论文问题,需对科研人员开展学术道德培训,编辑部要制定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提升编辑识别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能力,数据库要严把论文录入关、规范处理撤销论文,相关部门要完善惩戒机制和评价体系、创建全国通用的稿件追踪平台、设立专门的问题论文审查部门。
【目的】 分析被Scopus收录的国内外人文社科期刊特点,提出对提升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建议。【方法】 采用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Scopus收录期刊的整体情况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重要国家的人文社科期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期刊在国际传播中占有优势,中文期刊在国际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尤其中文人文社科期刊被收录较少;英国和美国所有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数量在Scopus中占据垄断地位,虽然近年来我国被收录的人文社科期刊不断增多,且增速较快,但目前我国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数量排名第13。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明显高于人文社科期刊,而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波兰等国家的人文社科期刊比科技期刊的对外传播力更强。除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巴西和俄罗斯被收录期刊以本国语期刊为主外,其他世界重要国家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都以英文期刊为主。美国在心理学领域被收录的期刊最多,在其他学科领域都是英国被收录的期刊最多。我国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涉及学科领域较广,其中心理学领域表现最佳,在某些二级学科领域我国没有期刊被收录。大多数英国、美国和荷兰期刊通过五大国际期刊出版集团出版,其他国家很少或不通过五大出版集团出版期刊,中国与五大国际期刊出版集团均有较多合作。巴西、西班牙、波兰和我国被收录的人文社科期刊的开放获取比例较大,而英国、美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被收录的人文社科期刊开放获取比例较小。英国、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被收录人文社科期刊CiteScore值比较高,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期刊CiteScore值普遍较低;相比纯人文社科期刊,交叉学科期刊的CiteScore值比较高,且被收录的人文社科期刊CiteScore值与该期刊是否开放获取没有强关联关系。【结论】 我国应多创办英语期刊以及新兴学科及空白领域人文社科期刊;整合中文期刊,加强中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建立自主的强大的对外传播平台。我国期刊行政管理部门和期刊主管及主办单位应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适当提升开放获取期刊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