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中心

    作者登录  |   审稿登录
    读者登录  |   编辑登录

  • 期刊中心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2024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15
      
    • 封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17-1017. 
      PDF ( )      收藏
    • 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18-1018. 
      PDF ( )      收藏
    • 芮啸, 黄金霞, 王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19-1025.  DOI: 10.11946/cjstp.20240627070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监测全球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发展情况,研究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合理性及科研经费流动趋势,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和高质量学术交流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基于SCIE数据和OA期刊网站信息,对全球OA期刊出版、作者发文、OA期刊APC、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和APC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定量分析评估OA期刊APC合理性。【结果】 2023年全球7754种各类OA期刊被SCIE收录,收录数量较2022年下降0.1%,APC合理期刊占比为65%。全球OA发文量下降2.2%,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占比为29.5%。中国通信作者在5779种OA期刊上发文27.54万篇,APC支出约为52.9亿元人民币,发文量、APC支出分别较2022年增长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的最主要基金,年度APC支出涨幅为10%。【结论】 在全球发文量下降的背景下,中国OA发文量和APC支出仍逆势上涨。建议加强监管,确保OA出版的质量和合理性,同时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促进高质量学术交流。

    • 黄金霞, 陈雪飞, 刘细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26-1034.  DOI: 10.11946/cjstp.202406130654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随着全球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出版迅猛发展,OA期刊呈现出特殊的掠夺性特征,造成的异常情况引起多方关注,有必要深入探讨OA期刊的掠夺性特征及其表现。【方法】 通过对国际掠夺性期刊特征共识的梳理,以及OA期刊出版数据的多维度分析,研究OA期刊走向货币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状、掠夺性新特征。【结果】 提出掠夺性期刊的特征框架,分析OA期刊的掠夺行为和掠夺后果,进一步从掠夺动机、掠夺行为、掠夺后果3个方面总结OA期刊的掠夺性特征及其表现。【结论】 建议研制OA投入额度、质量控制线,测算OA成本,发布OA期刊白名单,分离科技期刊的出版功能和传播功能,大力发展非营利性OA模式,实现全球OA市场的规范化、共赢发展。

    • 科普传播专题
      刘晶晶, 韩晓宁, 张昕, 祝叶华, 卫夏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35-1041.  DOI: 10.11946/cjstp.202310080801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现状,分析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特点。【方法】 运用网络调研的方法,获取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数据;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科普期刊抖音号的传播特点。【结果】 我国科普期刊抖音号建设不足,开通率有限,科普期刊在抖音号运营和影响力方面差异显著。在主题上,紧密围绕期刊的宗旨定位组织内容生产;在品牌上,打造特定人物,增加互动;在形式上,通过系列短视频推广内容,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在表达上,利用亲切的网络用语和表达句式,增强趣味性;在传播上,形成新媒体矩阵,协同增强传播效果。【结论】 科普期刊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应顺应短视频发展的趋势,掌握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借此更好地推动科普内容建设和提升期刊影响力。

    • 科普传播专题
      程富, 刘红霞, 李相, 袁庚申, 王雅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42-1049.  DOI: 10.11946/cjstp.202404010309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究科普传播中科技期刊与知识类意见领袖协同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具体实践策略。【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剖析科技期刊与意见领袖在科普传播活动中如何有效协同,揭示其合作模式的关键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结果】 科技期刊通过与意见领袖合作开展科普传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基于系统论观点构建涵盖实施系统、质量保障与效果评估系统、激励系统的合作型科普传播模式。【结论】 科技期刊应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携手创新科普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

    • 科普传播专题
      邵煜, 亢小玉, 李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50-1056.  DOI: 10.11946/cjstp.202403070204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发展策略,为科技期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供镜鉴。【方法】 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对我国科技期刊科普平台构建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期刊实践案例构建SWOT战略矩阵。【结果】 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微观战略为:建设品牌、扩大影响,资源共享、提升质量;宏观战略为:完善机制、协同发展,科学布局、加大投入。【结论】 科技期刊应做好科普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技术等优势,丰富科普内容和呈现形式,通过多元的媒体传播矩阵打造特色化的科普品牌,构建科学、传媒、公众良性互动的科普平台,为营造良好科普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 论坛
      方卿, 李子星, 丁靖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57-1065.  DOI: 10.11946/cjstp.202403030181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为满足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需要,尝试探索预印本与开放评议深度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方法】 以学术出版现存问题为逻辑基点,探讨预印本、开放评议与学术出版的关系,并论述预印本与开放评议结合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概述“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围绕出版流程、参与主体、核心特质、功能价值等4个方面阐释该模式的主要内涵与运行机理机制。【结果】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的实践策略:推动参与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循序渐进地公开各项内容、搭建学术期刊与已有预印本平台合作的桥梁、修订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等。【结论】 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学术出版模式变革提供借鉴。

    • 论坛
      张闳肆, 李诗颖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66-1073.  DOI: 10.11946/cjstp.20240104002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分析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与智库科技期刊的共演过程,基于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提出加强智库科技期刊建设的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网络调研法、访谈法及单案例纵向研究法,对智库科技期刊与战略科学家共同体的共演过程阶段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智库科技期刊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动态,研究智库科技期刊与战略科学家共同体在共演过程中的资源交互。【结果】 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与智库科技期刊的共演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资源初建期、资源整合期和资源增益期的不同阶段相应产生资源联结与共建、资源协同与转化、资源涵养与增效等资源编排行为。【结论】 应加强对智库科技期刊的科学家资源投入与整合,发挥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促进智库科技期刊发展的功能,实现智库科技期刊发展与战略科学家职业成长的双向促进。

    • 论坛
      崔之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74-1083.  DOI: 10.11946/cjstp.20240401030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索我国科技期刊封面中华神话图像叙事路径,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法】 分析国际科技期刊封面中的中华神话图像叙事的载体创新、符号创新、机制创新,以及由中华神话图像抽象化、对称性、时代性体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创新等。【结果】 国际科技期刊封面图像的中国龙符号、中国凤凰符号,以互文性、情节叙事,体现中华神话叙事的艺术风尚,对我国科技期刊封面应用本土文化——中华神话图像具有借鉴意义。【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通过封面图像强化中华神话视觉叙事策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为讲述中国故事与传播中国智慧搭建国际科技平台。

    • 论坛
      刘杨, 张盈盈, 任红梅, 林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84-1094.  DOI: 10.11946/cjstp.202404250419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视觉化呈现并深入剖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的国际发表现状,廓清其知识结构及前沿热点,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06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首篇成果发表于1973年,2020—2023年年发文量保持在10~12篇;信息科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的主阵地,且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在相关成果发表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合作成果丰硕,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的主导力量;中国医学期刊是重点研究对象。研究热点主题为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医学期刊实验报告质量与标准、国际化、开放获取、出版实践;国际合作、培育世界一流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是前沿热点。【结论】 应提升科研人员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从业者在此领域的国际发表能力与动力,鼓励其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为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

    • 质量建设
      魏秀菊, 廖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095-1102.  DOI: 10.11946/cjstp.202402030102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为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学者型编辑的概念、特征、学术作用、来源等,并就学者办刊、编辑人才的发展、培养潜力及发展可行性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结果】 学者型编辑以专业学术素养为最核心的素养,通过选题策划与组稿、参与审稿、参加学术会议,对提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学者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有学者引进和编辑学者化两种途径。在我国主要期刊运营模式下,学者型编辑是提升期刊内容质量的重要资源;应实施编辑分类管理及评价,发挥学术编辑的学科优势而非一味鼓励其向复合型人才发展,避免非学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办刊;我国科技期刊中高学历编辑占比较高,学科学者多兼职编委、主编等,这使学者型编辑队伍建设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潜力。【结论】 学者型编辑是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关键主体因素。

    • 质量建设
      江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03-1108.  DOI: 10.11946/cjstp.202403290290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中文护理科技核心期刊报告利益冲突的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促进学术出版科研诚信及伦理规范。【方法】 以《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的12种中文护理科技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检索12种期刊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6日的发文数量;进一步检索各期刊利益冲突报告数量,逐篇筛查评价利益冲突的报告情况;访问12种中文护理科技核心期刊的官网,调查各期刊对论文利益冲突和作者贡献的报告要求。【结果】 中文护理科技核心期刊对利益冲突的报告要求不严格,共6种期刊提出针对作者报告利益冲突的相关要求,占50%(6/12),其中2种期刊在2024年的报告率分别高达97%、86%,另4种期刊对于利益冲突报告要求的落实执行情况不甚理想,报告内容也欠规范。没有期刊要求编辑或审稿人向读者公开该项内容。【结论】 建议中文护理科技核心期刊尽快贯彻落实国家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的利益冲突声明政策,在官网及各出版平台发布利益冲突的报告要求及规范报告内容,对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进一步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 质量建设
      汪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09-1115.  DOI: 10.11946/cjstp.20240122006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在全球开放科学的学术出版背景下,探讨2013—2022年发布的4版《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对于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启示。【方法】 通过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协会官方网站获得第1~4版准则文本。以各项准则为分析单元,对准则内容进行纵向文本分析,以系统认识其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和发展。根据最新版的重点分析内容,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建议。【结果】 2013—2022年共推出4版《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旨在通过提高学术出版行为和过程的透明度来保障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相较于历史版本,第4版围绕期刊内容、期刊行为、组织结构、商业行为4个维度的16项准则,更详细地描述实现学术出版透明的具体措施,并充分考虑对不同学科、地区、商业规模期刊的可行性,以响应开放科学带来的挑战。【结论】 《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出版行为和过程的透明度,保障中国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中国学术期刊须认识和参与开放科学发展;重点关注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站信息透明度建设;在期刊政策中清晰描述版权和许可条款,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编辑独立性,保障学术质量。

    • 数字出版
      周华清, 李来斌, 林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16-1124.  DOI: 10.11946/cjstp.202402200129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分析学术社区中关于预印本的帖子及跟帖,揭示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使用与情感感知,为我国学术期刊与预印本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八爪鱼爬虫软件抓取“小木虫”和“知乎”网站中预印本相关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法并借助ROST CM6软件和微词云等工具绘制词云图、构建语义网络、提取讨论主题并进行情感分析。【结果】 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关注涵盖投稿前的顾虑、投递中的操作和发布后的影响等层面,涉及预印本的撤回与删除、对正式投稿的影响、学术认定和平台选择等内容,对预印本的态度以中性情感为主。【结论】 预印本为传统期刊出版模式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应从整合平台资源、改进审稿制度、完善认定体系、优化出版模式等角度,打通预印本发布与期刊出版的关联通道,促进学术出版体系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

    • 数字出版
      张颖, 唐果媛, 丁良萍, 解贺嘉, 周楠, 王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25-1133.  DOI: 10.11946/cjstp.20240325027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深入研究和理解科技期刊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期刊媒体建设和促进科研成果广泛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从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出发,遵循受众心理变化过程对传播效果进行细化,构建科技期刊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识别理论框架。获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不包括科普期刊)在B站的传播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科技期刊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科技期刊B站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传播主体要素,如集成主体、主办单位类型;传播渠道要素,如账号认证、更新频率;传播内容要素,如内容主题、标签数量、字幕和发布时间。【结论】 为提升科技期刊视频传播效果提出多元策略:鼓励期刊“抱团取暖”、主办单位加强资源牵引、提升账号公信力、保持适度活跃性、打造内容品牌、传达精准内容、优化推送战术。

    • 评价与分析
      刘宇舸, 丁佐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34-1143.  DOI: 10.11946/cjstp.202402210135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从多维指标角度对我国医学类英文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为期刊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75种我国出版的医学类英文期刊为数据源,从学术影响力、期刊声誉、社会影响力3个维度共选择1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结合因子分析来计算各指标权重,并通过TOPSIS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得分。【结果】 实证研究表明,学术影响力、期刊声誉和社会影响力3个维度互相促进。对科研成果的收藏、添加书签等交互行为比在社交媒体、新闻、博客等传播渠道的提及更能提升期刊的综合影响力。【结论】 引入期刊声誉与社会影响力指标有助于综合反映期刊的多维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全面体现期刊的发展情况。

    • 评价与分析
      盖双双, 俞征鹿, 翟丽华, 刘雪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44-1148.  DOI: 10.11946/cjstp.20240115004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为期刊规范审稿机制、有效甄选优秀稿件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2021年我国精品期刊编辑部推荐的F5000高水平论文及推荐意见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对F5000高水平论文的特征和专家意见进行分析。【结果】 推荐F5000高水平论文越积极的期刊,影响力越高。我国期刊发表的部分论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产出较多高水平论文。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科学性、规范性是同行专家评选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标准。【结论】 重大科研项目是我国高水平论文产出的重要支撑。期刊应充分利用各种学术传播平台提高自身显示度和影响力,并在产学研融合中积极发挥桥梁作用。

    • 评价与分析
      时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49-1158.  DOI: 10.11946/cjstp.20240201009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提炼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数据论文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揭示投稿行为的内在逻辑,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获取资料,依托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以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数据论文投稿行为的影响因素,初步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在个体层面,感知成本对数据论文投稿态度有负面影响,感知风险对投稿态度与意向均有负面影响,科研人员倾向于放大投稿风险。在技术层面,感知有用性对投稿态度与意向均有正向影响,科研人员的数据论文投稿行为更多呈现出回应学术交流的主动性与身为研究者的自觉性。在社会层面,主观规范对数据论文投稿态度有正向影响,同行建议与专业领域氛围可能成为投稿契机。感知行为控制正向作用于数据论文投稿意向,资助机构或科研人员所属机构、科技期刊的政策规定能显著促进投稿行为的发生。【结论】 为促进科研人员投稿数据论文,应从降低感知风险、提升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感知有用性等方面制定对策,如利用社群影响力、加强数据论文出版激励、完善数据出版法律体系、建立数据引用评价机制等。

    • 评价与分析
      尚媛媛, 郝若扬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  1159-1168.  DOI: 10.11946/cjstp.202401110040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系统探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期刊评价,关注理论指导评价方案、数据支撑评价实践和方法落实评价工作。【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基于本土实践和国际经验,构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三维框架。【结果】 理论逻辑上,基于人文社科研究范式,探讨从统一标准到分类评价的调整、从学术影响力到社会影响力的拓展、从总结性评价到诊断和建议性评价的转变,为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多源数据上,针对人文社科多源异构的数据特征,设计数据库建设宏观建设路径与微观建设单元,以保障评价实践的科学性;方法落实上,针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期刊评价难点,强调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的拓展与融合。【结论】 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需要在政策导向和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从理论、数据和方法3个维度探讨契合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发展进路。

    2024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15
    虚拟专辑
    更多
    学术活动
    更多
    期刊·大家谈
    更多
    人物素材库
    期刊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