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中心

    作者登录  |   审稿登录
    读者登录  |   编辑登录

  • 期刊中心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2024年 第3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15
      
    • 封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483-1483. 
      PDF ( )      收藏
    • 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484-1484. 
      PDF ( )      收藏
    •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进展专题
      姚长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485-1485.  DOI: 10.11946/cjstp.202411281301
      PDF ( )      HTML ( )      收藏
    •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进展专题
      姚长青, 张丽华, 田瑞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486-1493.  DOI: 10.11946/cjstp.20240731083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开展科研诚信政策评估,为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优化科研环境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将实施科研诚信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撤销论文数据,运用交互固定效应模型评估该政策对撤销论文数量的影响,同时进行稳健性检验、安慰剂检验与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证实政策的效果。【结果】 实施科研诚信政策能够显著提高撤销论文数量。加入控制变量后,实施科研诚信政策将使撤销论文数量增加约10.8篇。科研诚信政策实施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中西部地区实施效果显著,撤销论文数量平均增加约15.2篇。相反,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结论】 应持续推动科研诚信政策落地,分类推进不同地区的科研诚信政策实施战略,加强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把关作用,多途径提升学术研究质量。

    •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进展专题
      田瑞强, 姚长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494-1501.  DOI: 10.11946/cjstp.202407310835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分析全球同行评议造假论文趋势,研究我国撤销论文的新动向,为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集成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国际科技期刊监测预警数据,从增长趋势、学科领域、国别分布、撤销原因等维度分析全球同行评议造假论文,并从预警期刊、开放获取、作者机构及基金资助等方面研究中国同行评议造假论文的特征。【结果】 在全球范围内,同行评议造假论文呈现明显不均匀分布态势。同行评议造假论文的主要伴随撤销原因包括不可再现、被出版商等调查及造假。中国的同行评议造假论文问题突出,总量约占全球的3/4,远高于其他国家,并呈现出明显的预警期刊集中趋势、掠夺性开放获取倾向和基层医院为主的分布特点。【结论】 同行评议造假正成为我国科研诚信治理中突出的新问题。大规模撤销事件反映出学术出版流程的系统性漏洞,其中期刊出版商管理不善的因素可能更大。应对同行评议造假论文,管理部门、期刊出版商和研究人员等多方需要协同治理,并从基础设施、机制流程、科学家精神、学术期刊预警制度、科研诚信档案等方面同向发力,构建主动监测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

    •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进展专题
      郑雯雯, 武悦, 王美玲, 胡月, 高羽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02-1509.  DOI: 10.11946/cjstp.202408010844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结合大数据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利用科技期刊数据构建科研诚信记录指标体系,并提出科研诚信记录体系框架,为推进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大数据相关技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诚信记录体系框架。【结果】 实例分析中,对5组被通报科研人员和未被通报的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记录数据进行两两对比。卡方检验结果显示,5组科研人员的期刊撤稿、更正、同行质疑、预警期刊发文以及表达关切数与SCI收录论文数的比值等评价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科研诚信记录指标体系中的期刊撤稿数、更正数、同行质疑数、预警期刊发文数以及表达关切数与SCI收录论文数的比值,能够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状况进行判定,可以将指标体系作为科研诚信记录体系框架构建的依据。

    •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进展专题
      张丽华, 姚长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10-1522.  DOI: 10.11946/cjstp.20240731083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完善科研绩效评价理论,防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不端问题,辅助判断投稿论文与作者的学术不端风险。【方法】 以细胞生物学领域的1979名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可视化方式,探讨职业生涯早期撤稿事件对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等科研绩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撤稿事件会影响科研绩效。职业生涯早期撤稿事件将使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更短,撤稿率更高,且对不同科研绩效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职业生涯早期撤稿事件的影响是长期的,早期撤稿指标可以适当方式纳入科研人员综合评价体系。科技期刊在发表经历早期撤稿事件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时,应持谨慎态度。

    • 论坛
      常宗强, 张静辉, 叶喜艳, 刘蔚, 侯春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23-1529.  DOI: 10.11946/cjstp.20240417037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探讨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生态链的变革与发展策略。【方法】 主要采用网络和文献调研法、类比分析法、举例分析法等研究科技期刊生态链上的角色、功能,及其在开放科学背景下的变革、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生态链涵盖科研成果从产生到传播的全过程,包括生产者(研究人员、作者、评审者、编辑等)、消费者(研究人员、读者、社会公众、企业等)和分解者(数据库、存档服务平台、学术出版平台、索引服务平台等),各角色相互作用、影响和支撑。【结论】 科技期刊生态链可优化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与评价体系,加快其对前沿技术的应用,促进知识的快速传播与跨学科的合作交流,也可提升科学研究的可再现性和可验证性。与此同时,在经营模式、期刊质量控制、出版伦理、数字版权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科技期刊生态链各主体需要适应角色变迁,及时调整出版服务模式,优化经营模式,推出出版道德伦理政策,加强平台技术防护,从而促进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

    • 论坛
      仇华炳, 吕青, 佘诗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30-1540.  DOI: 10.11946/cjstp.20240906098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探讨在学术出版行业发生重要转型变革的新时期,国际学术出版学(协)会的运行机制、发展态势及其发挥智库作用的方式和实践案例。【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5家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出版学(协)会进行深入调研,对包括组织结构、业务运作和人才建设等在内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从开放获取、人工智能应用、出版伦理和出版规范4个代表性维度归纳总结其发挥智库作用的实践案例。【结果】 国际学术出版学(协)会引导学术出版行业积极应对全球信息技术变革,发挥政策研究、发布标准、提供解决方案和工作指南等出版行业智库的作用。【结论】 国际学术出版学(协)会的一些运行机制及其发挥智库作用的经验对我国学术出版学(协)会建设出版智库、促进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 论坛
      栾嘉, 杜亮, 刘冰, 邓履翔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41-1548.  DOI: 10.11946/cjstp.20240611064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以医学研究论文为例,聚焦提升同行评议质量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确定同行评议质量的基本论点,采用文献研究法,论述评析提升同行评议质量的相关问题。【结果】 明确同行评议的目的与意义;从应行性原则和禁行原则两方面归纳审稿人的行为规范;梳理同行评议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为提升同行评议的质量,科学编辑应精准化、全方位为一篇论文遴选审稿人,向审稿人明示审稿的任务要求,将论文的查新(旧)结果发送给审稿人以辅助审稿;期刊编辑部应制定录用标准和编辑政策。【结论】 科学编辑应主动作为:做好审稿人培训,激发审稿人的荣誉感,约束审稿人行为,执行推广规范、时宜、与国际接轨的同行评议制度;以审稿质量的提升控制期刊的学术质量。

    • 质量建设
      占莉娟, 章禛, 梁永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49-1557.  DOI: 10.11946/cjstp.202408280940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阐明学术前沿论文在同行评议中的独特需求,借鉴国际开放同行评议实践经验,研究学术前沿论文实施开放同行评议的必要性及推进路径,以期促使学术前沿成果得到科学评价与及时发布。【方法】 运用文献梳理、案例研究及逻辑论证等方法,对比学术前沿论文与非前沿研究论文的本质区别,剖析国际开放同行评议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学术前沿论文开放同行评议的推进路径。【结果】 与非前沿研究论文相比,学术前沿论文在传统的封闭同行评议模式中更易遇到创新性衰减、观点被否决、评议不端等风险,需要公开透明的开放同行评议以获得评论包容性、交流畅通性、发表时效性等评价优势,方可满足其包容性、及时性、多领域性、开放性的评议需求。【结论】 借鉴国际开放同行评议先进做法,我国推进学术前沿论文开放同行评议实践,可尝试拓展同行评议系统功能、推进“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优先试点交叉学科论文、鼓励专家匹配的多主体化,以满足学术前沿论文的评议需求,为学术前沿成果的科学评价与传播保驾护航。

    • 质量建设
      关琳琳, 马瀚青, 王晓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58-1570.  DOI: 10.11946/cjstp.202405090481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通过对国际软件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出版政策进行调研与分析,为我国软件期刊的创办与发展提供指导,并为我国科技期刊制定科学软件和代码的开放共享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全球软件期刊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代表性国际软件期刊出版政策进行梳理,提炼软件论文出版质量控制政策的框架与特性要素。【结果】 全球共创办有46种软件期刊,大型出版机构和创新出版商推动其发展。通过对20种代表性软件期刊的调查,发现软件期刊的出版政策着重强调软件与代码的存储、软件论文结构标准、同行评议模式与评审标准。此外,软件期刊还采取多种合作模式,以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结论】 国际科技期刊通过探索软件论文出版模式,积极推出数据、软件和代码的共享策略,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过程的开放、透明、可重复、可复现。我国应抓住开源软件进入开放科学的历史机遇,大力建设软件期刊,并逐级制定科技期刊软件和代码的开放共享政策,培育软件共享文化,促进我国开放科学的全面深入发展。

    • 质量建设
      张宝辉, 张益嘉, 郭海强, 邓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71-1579.  DOI: 10.11946/cjstp.20240617066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以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为开放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开放研究数据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选题策划提供思路。【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开放数据库发表的开放研究数据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数量、学科结构、机构间合作、基金项目、相对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我国开放研究数据论文的学科分布较广,且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成果共享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国内与国内及国内与国际机构合作频繁,且主要是高校间的合作。来源期刊的平均相对影响因子为1.42、平均篇均被引频次为14.70次。我国开放研究数据论文的整体国际影响力较高,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于顶级国际期刊中。【结论】 开放研究数据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间及国际的数据共享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和应用。

    • 质量建设
      朱丽雅, 乐小虬, 付芸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80-1587.  DOI: 10.11946/cjstp.20241106120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探索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在开放同行评议中的应用潜力,结合评审专家意见和作者回复数据,自动生成元评审(Meta-Review),辅助编辑快速归纳评审要点,助推开放同行评议过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方法】 基于LLM,利用少样本对比学习、自我反思等提示学习方法,识别评审专家和作者回复的论点和“疑问-回复”论点对,采用分步引导式方法指导LLM自动生成元评审。【结果】 通过合理的提示学习策略,LLM能够有效识别同行评议中的论点以及“疑问-回复”论点对,生成具有论证性结构的元评审内容,显著提升元评审生成的质量。【结论】 基于LLM的元评审归纳和生成可为优化开放同行评议流程和提高评审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 数字出版
      范真真, 李明敏, 蔡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88-1594.  DOI: 10.11946/cjstp.202406190674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探讨新媒体视角下,科技期刊如何有效提升服务学者能力。【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梳理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JA)和《航空学报》在新媒体时代下采取的多元化服务举措:精选优质内容开展推送、分领域社群运营、学术活动评选。【结果】 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文章推送使期刊学术成果得到更广泛、更快速的传播,社群运营提升学者归属感,活动评选提高学者的行业认可度。【结论】 建议科技期刊与时俱进,拓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举措,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 数字出版
      程海燕, 刘欣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595-1603.  DOI: 10.11946/cjstp.20240615065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互动行为模型,深刻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传播提供有效策略。【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挖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互动行为的行为机制与内在特征,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互动行为模型。【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因素与内容因素影响着订阅用户的互动在场,知识因素与技术因素构筑起订阅用户的互动界限,议题设置与圈层环境引导着订阅用户的互动焦点,自我效能、自我呈现及学术社交激发着订阅用户的互动共鸣。【结论】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应优化互动场景,以平台与内容形式完善吸引用户入场;降低互动壁垒,以跨学科与社会热点议题拓展受众面;强化互动焦点,以知名学者引领深度学术互动;拓展互动渠道,以积极反馈激发用户互动欲望。

    • 数字出版
      汤梅, 陈禾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04-1610.  DOI: 10.11946/cjstp.20240625069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分析国内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培育和创办英文新刊的功能和效果,以期为英文新刊的创办提供指引和借鉴,助力中国自主建设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和自主新刊的创办。【方法】 以基于SciOpen平台自主创办的5种英文新刊为研究对象,从标准化建设路径、集群化发展模式、国际化传播体系、平台运营服务支撑等方面探讨办刊关键举措,总结SciOpen平台自主创办英文新刊的经验。【结果】 SciOpen平台注重创新出版模式、夯实技术支持、提供公共支持服务和服务学术传播,加快英文新刊的创办速度和全球传播。依托SciOpen数字出版平台,新创办期刊可快速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结论】 国内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支持英文科技期刊自主创办,实现科技期刊出版与传播由“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为我国加快培育一流科技期刊作出重要贡献。

    • 评价与分析
      张紫璇, 杨心如, 刘雪立, 姜育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11-1618.  DOI: 10.11946/cjstp.20240521053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期刊影响力和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为期刊编辑人员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外来稿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方法】 以2022年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收录的107种中国期刊为研究对象,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开放引文数据库中分别获取107种期刊全部论文的引用关系数据,计算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期刊颠覆性指数(Journal Disruption Index,JDI),影响力指标从JCR获取。对3类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I、JDI和JCI均排名Top 20的期刊只有3种。107种期刊跨学科研究显示,FAI与JDI (r=0.215,P=0.026)、JCI (r=0.223,P=0.021)、aJIFP (r=0.244,P=0.011)呈低度相关,与JIF (r=0.123,P=0.206)不相关。19种材料科学领域期刊研究显示,除JDI外,FAI与其他所有指标均无相关性。高颠覆性论文研究显示,加拿大、印度、越南等国家高颠覆性论文数及占比相对较高。【结论】 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提升对期刊颠覆性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作者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性贡献不容忽视。

    • 评价与分析
      廖宇, 张建东, 孟平, 杨立英, 沈哲思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19-1634.  DOI: 10.11946/cjstp.202407150775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期刊同质化发展浪费宝贵科研资源,导致稿源竞争,诱发科研不端,不利于科技创新。应精准识别和分析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同质化问题,优化期刊布局,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均衡发展,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引入论文层次分类体系,提出并设计领域相似度、期刊-期刊相似度和期刊-领域相似度的算法,挖掘期刊之间内容同质化问题,同时在考虑同质化问题时引入期刊影响力维度,反映不同层次期刊的同质化情况。【结果】 揭示我国471种英文学术期刊的学科集中与分散情况,通过数据遴选期刊集中度较高的数学、材料科学和物理与天体物理,深入分析其期刊在主题层面的同质化情况。【结论】 我国数学领域期刊整体影响力有限,存在单影响力层次同质化;材料科学领域的期刊存在多影响力层次同质化;物理与天体物理领域期刊在光学方向上存在多影响力层次同质化。

    • 评价与分析
      王晨阳, 褚建勋, 管铮懿, 杨晓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35-1644.  DOI: 10.11946/cjstp.202404190390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分析随机生成内容(Randomly Generated Content,RGC)技术引发的撤稿现象特征,为治理RGC撤稿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撤稿观察数据库的3929篇相关文献,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撤稿时间和时滞分布、国家分布、学科分布、撤稿原因、撤稿主体、文献类型及发表载体等特征。【结果】 RGC致撤稿量剧增、时滞缩短;撤稿集中于科学后发国家,如中国、印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是撤稿重灾区;高频撤稿原因属学术不端;学术期刊或出版商、第三方为撤稿主力;撤稿文献以研究论文为主,Hindawi撤稿量最多,撤稿量前10期刊多为混合或金色开放获取巨型期刊。【结论】 应明确RGC在学术出版中的适用边界与规范;对撤稿高发学科建立更严格的审查机制;推动建立RGC治理联盟。

    • 期刊人物
      刘雪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45-1649.  DOI: 10.11946/cjstp.202411281302
      PDF ( )      HTML ( )      收藏
    • 简讯
      唐果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50-1651.  DOI: 10.11946/cjstp.202411181251
      PDF ( )      HTML ( )      收藏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52-1655.  DOI: 10.11946/cjstp.202411051203
      PDF ( )      HTML ( )      收藏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56-1659.  DOI: 10.11946/cjstp.202411051204
      PDF ( )      HTML ( )      收藏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1):  1660-1660.  DOI: 10.11946/cjstp.202412071346
      PDF ( )      HTML ( )      收藏
    2024年 第3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15
    虚拟专辑
    更多
    学术活动
    更多
    期刊·大家谈
    更多
    人物素材库
    期刊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