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EB/OL]. [2022-07-09]. http://www.bsc.cas.cn/tzgg/201309/t20130918_3934088.html URL
 | 
																													
																						| [2]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 [2022-07-21]. http://www.cast.org.cn/xw/TTXW/art/2019/art_b5da1323b57c4d16b779172ad533cd88.html URL
 | 
																													
																						| [3] | 张学颖.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现状与热点分析[J]. 传播与版权, 2023(2):10-15. | 
																													
																						| [4] | 吕佳.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热点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 11(16):24-27. | 
																													
																						| [5] | 曲凡, 刘爽.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科技期刊出版研究文献分析[J]. 出版与印刷, 2021(2):71-77. | 
																													
																						| [6] | 周志新.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20(8):129-136. | 
																													
																						| [7] | 李晶, 王菲. 2013—2017年我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及可视化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9(8):127-132. | 
																													
																						| [8] | 谢文亮, 翟欣, 姚伟欣, 等. 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2):1515-1527.  doi: 10.11946/cjstp.201907240530
 | 
																													
																						| [9] | 邱均平, 吕红. 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前沿及其知识基础:基于17种外文期刊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3(3):4-15,58. | 
																													
																						| [10] | 陈悦, 刘则渊.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 2005, 23(2):149-154. | 
																													
																						| [11] | 孙雨生, 仇蓉蓉, 黄传慧, 等. 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进展:研究力量和知识基础[J]. 情报杂志, 2013, 32(12):175-182. | 
																													
																						| [12] | 陈超美. CiteSpace中的Burst Detection[EB/OL]. [2022-07-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649-566289.html URL
 | 
																													
																						| [13] | 金生, 游苏宁, 张大志, 等. 编辑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的作用[J]. 编辑学报, 2005, 17(4):246-247. | 
																													
																						| [14] | 史红, 包务业, 游苏宁.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J]. 编辑学报, 2005, 17(5):313-316. | 
																													
																						| [15] | 肖宏, 杨如华.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J]. 编辑学报, 1994, 6(2):66-70. | 
																													
																						| [16] | 刘雪立.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及引文分析研究现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6, 7(2):14-17. | 
																													
																						| [17] | 玉崇德. 期刊引文分析评价中的几个指标[J]. 情报学刊, 1985(4):18-21. | 
																													
																						| [18] | 曹兵, 蒋伟, 佟建国, 等.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素质培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1):157-160. | 
																													
																						| [19] | 付中秋, 吴利平.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J]. 编辑学报, 2007, 19(6):468-470. | 
																													
																						| [20] | 刘根林, 孙体如. 论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素质[J]. 编辑学报, 2006, 18(5):384-386. | 
																													
																						| [21] | 李德华. 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 编辑学报, 2004, 16(4):298-300. | 
																													
																						| [22] | 崔金贵, 盛杰, 谈国鹏, 等. 编辑的新媒体素养培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7):970-974. | 
																													
																						| [23] | 张淑敏, 辛明红, 段为杰, 等. 如何通过学术会议促进组稿和审稿工作[J]. 编辑学报, 2014, 26(1):52-54. | 
																													
																						| [24] | 居自强.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文稿的初审工作[J]. 编辑学报, 2005, 17(1):58-59. | 
																													
																						| [25] | 陈蓉, 吕赛英. 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密切合作的措施[J]. 编辑学报, 2005, 17(3):203-204. | 
																													
																						| [26] | 宫福满. 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 编辑学报, 2005, 17(5):364-366. | 
																													
																						| [27] | 王亚俊.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服务意识[J]. 编辑学报, 2008, 20(3):197-198. | 
																													
																						| [28] | 于涌, 张积宾.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 编辑学报, 2004, 16(6):399-400. | 
																													
																						| [29] | 王维朗.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J]. 编辑学报, 2013, 25(3):304-305. | 
																													
																						| [30] | 吴华英, 蒋忠诚, 韦复才, 等.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掌握学术动态的重要性和途径[J]. 编辑学报, 2013, 25(1):83-85. | 
																													
																						| [31] | 侯修洲, 任胜利, 刘培一. 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发展举措问卷调查[J]. 编辑学报, 2012, 24(1):57-59. | 
																													
																						| [32] | 陈发俊, 徐飞. 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J]. 情报学报, 2002(2):242-249. | 
																													
																						| [33] | 张铁明, 颜帅, 佟建国, 等. 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J]. 编辑学报, 2010, 22(2):99-102. | 
																													
																						| [34] | 任胜利.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357-360. | 
																													
																						| [35] | 何学锋, 彭超群.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 编辑学报, 2002, 14(4):238-240. | 
																													
																						| [36] | 余党会, 石进英, 邓晓群, 等.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分析[J]. 编辑学报, 2005, 17(5):387-389. | 
																													
																						| [37] | 韩维栋, 薛秦芬, 王丽珍. 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 21(4):514-518. | 
																													
																						| [38] | 刘雪立, 方红玲, 周志新, 等. 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4):525-528. | 
																													
																						| [39] | 蔡玉麟. 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议[J]. 编辑学报, 2002, 14(1):49-51. | 
																													
																						| [40] | 朱明, 顾玉娥, 周佩琴. 高校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专业化与产业化的战略思索[J]. 编辑学报, 2003, 15(3):204-206. | 
																													
																						| [41] | 高健, 陈新石, 游苏宁. 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科技期刊[J]. 编辑学报, 2008, 20(3):235-237. | 
																													
																						| [42] | 陈佳沁, 马潇漪. 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7):909-913. | 
																													
																						| [43] | 陶华, 朱强, 宋敏红, 等. 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 编辑学报, 2014, 26(6):589-592. | 
																													
																						| [44] | 姚君喜, 刘春娟. “全媒体”概念辨析[J]. 当代传播, 2010(6):13-16. | 
																													
																						| [45] | 严飞.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 编辑学报, 2015, 27(1):13-15. | 
																													
																						| [46] | 吴锋.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J]. 出版发行研究, 2013(8):66-70. | 
																													
																						| [47] | 吴利平. 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 编辑学报, 2007, 19(5):377-378. | 
																													
																						| [48] | 程维红, 任胜利, 路文如, 等. 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4):467-474. | 
																													
																						| [49] | 曾建勋. 基于知识链接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1):6-9. | 
																													
																						| [50] | 于殿利. 论媒体融合与出版的关系[J]. 现代出版, 2020(2):59-65. | 
																													
																						| [51] | 张艳萍. 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筑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6):600-606.  doi: 10.11946/cjstp.201501050015
 | 
																													
																						| [52] | 周白瑜, 段春波, 于普林. 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编辑之友, 2013(4):35-37. | 
																													
																						| [53] | 王福军, 冷怀明, 郭建秀, 等.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路径[J]. 编辑学报, 2016, 28(1):11-14. | 
																													
																						| [54] | 孔薇.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和运营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 30(7):745-753.  doi: 10.11946/cjstp.201903040138
 | 
																													
																						| [55] | 张艳萍. 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5):524-531.  doi: 10.11946/cjstp.201411051071
 | 
																													
																						| [56] | 史春薇, 陈平, 王亚新, 等. 3G时代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实现远程校对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1):150-151.  doi: 10.11946/cjstp.20140136
 | 
																													
																						| [57] | 李晓红, 于善清, 胡春霞, 等. 科技期刊评价中应重视“基金论文比”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25(10):134-135. | 
																													
																						| [58] | 刘睿远, 刘雪立, 王璞, 等. 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基于SCI数据库中眼科学期刊的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3):472-476. | 
																													
																						| [59] | 夏朝晖. 基金论文比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19(4):574-577. | 
																													
																						| [60] | 莫京, 任胜利. 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 21(2):138-141. | 
																													
																						| [61] | 刘雪立. 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 编辑学报, 2014, 26(3):296-300. | 
																													
																						| [62] | 柳晓丽. 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探讨[J]. 编辑学报, 2006, 18(4):285-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