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中心

    作者登录  |   审稿登录
    读者登录  |   编辑登录

  • 期刊中心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2024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 封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41-141. 
      PDF ( )      收藏
    • 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42-142. 
      PDF ( )      收藏
    • 科普期刊传播专题
      卫夏雯, 祝叶华, 韩晓宁, 张昕, 刘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43-152.  DOI: 10.11946/cjstp.202309050712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 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 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 科普期刊传播专题
      毕崇武, 延敬佩, 张译心, 周静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53-162.  DOI: 10.11946/cjstp.20231107088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究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为其改进运营策略、提升传播力提供建议。【方法】 以《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2020年)》入选期刊为例,从环境、技巧、内容、互动4个层面出发,利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其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fsQCA方法探索其呈现良好传播效果的驱动机制。【结果】 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内容和互动因素产生核心影响,环境和技巧因素产生边缘影响。科普期刊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存在环境优先型、策略导向型、综合驱动型3种驱动机制。【结论】 为提升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应当发挥环境优势,优化平台建设;树立营销观念,完善发布策略;坚持知识引领,创新内容输出;维护用户关系,注重互动交流。

    • 科普期刊传播专题
      闫伟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63-170.  DOI: 10.11946/cjstp.202307270558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2001—2022年科普期刊相关研究文献,了解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而推动我国科普期刊的能力建设。【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中以“科普期刊”为主题的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量化分析软件,就科普期刊研究进展、热点和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在成果数量、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结论】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呈现理论阐释与实践结合的趋势,研究主题愈发强调媒介深度融合与创新,健康科普、农业科普、青少年科普等类型化科普期刊的研究形成规模,科普期刊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应用的态势。

    • 论坛
      刘丽英, 汤丽云, 肖宏, 伍军红, 翁彦琴, 何无己, 刘荣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71-176.  DOI: 10.11946/cjstp.20230926077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从传播力角度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提出符合科技期刊传播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标体系。【方法】 以传播学5W经典传播模式为框架,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实践调研法,对我国科技期刊传播链各环节要素进行梳理分析,设计构建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标体系。【结果】 总结分析科技期刊传播链及传播要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5个方面,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的科技期刊传播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在《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中应用,验证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该体系在指标相关性研究、新媒体传播指标设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持续研究、不断完善。

    • 论坛
      孔华, 王玲, 盛洁, 夏青, 王劲松, 张莉, 黄河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77-184.  DOI: 10.11946/cjstp.20230213008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索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丰富相关理论成果,着眼提升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遵循“总结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基本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的逻辑思路,对我国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明确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对目前存在的出版管理理念落后和对编辑出版辩证关系认识模糊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加强编辑管理、加强出版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办刊水平。【结论】 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建设走向世界一流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对夯实国家科技与文化基础以及科技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科技期刊要优化出版管理机制,与国际先进办刊理念接轨,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从而提升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 论坛
      秦梅, 刘迎春, 杨爱东, 王岩, 吕晓梅, 董金波, 申青苗, 邢璐, 袁文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85-192.  DOI: 10.11946/cjstp.202304280316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农业期刊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农业期刊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农业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19种农业期刊、2019—2023年入选“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农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建设的农业领域学科分布、期刊国内影响力、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基本特征4个方面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对我国农业期刊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及展望。【结果】 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业期刊相比,教育部主管的农业高校所办期刊实力相对较弱,存在“强学科与弱期刊”现象,入选“卓越计划”的农业期刊数量较少。我国农业高校近年已在优势学科中全面布局,高起点新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挖掘交叉学科的空白领域,创办一批强劲新刊以逐步实现农业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结论】 我国农业领域虽然入选“卓越计划”的期刊数量较少,但优势学科明显,期刊发展动力十足,势头强劲,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发展,将带动普通农业期刊共同发展。

    • 论坛
      魏啸天, 王晨阳, 周荣庭, 周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193-199.  DOI: 10.11946/cjstp.20230801057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社科研究特点、成体系的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模式,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文献及网络调研的方式,全面梳理并对比国内外代表性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的流程与要素。【结果】 从数据生成、管理与汇交,数据形式审核,内容审核,数据共享与复用4个环节,构建我国社科期刊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的可能性模式。【结论】 在模式实践中,建议扩大关联数据的定义范围,划分契合社科研究特色的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政策类型,引入多模态关联数据的汇交与审核方法,明确数据共享规范。

    • 质量建设
      高源, 夏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00-207.  DOI: 10.11946/cjstp.20231031086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 质量建设
      杨燕, 刘志强, 徐海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08-215.  DOI: 10.11946/cjstp.202306100421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以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和编委为受访对象,调研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的使用体验和反馈,以期为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优化意愿和系统使用常见问题等内容,并利用卡方统计量检验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05份。分析显示,4个角色的体验满意度普遍偏低,超七成的样本认为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存在优化的必要。结合系统使用常见问题,发现人与界面、人与内容、人与人3个维度的交互体验均表现不佳,进而影响用户对期刊品牌的认知体验。4个角色的用户体验侧重点各有差异,又有共通之处。【结论】 国内中英文期刊投审稿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期刊应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和需求,完善投审稿系统,助力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期刊。

    • 质量建设
      袁子晗, 靳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16-225.  DOI: 10.11946/cjstp.202305160352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分析高影响力国际期刊撤稿论文的特征及撤稿原因,有利于深入认识撤稿现象,为撤稿论文的管理和科研诚信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CellNatureScience创刊以来的232篇撤稿论文,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撤稿论文的时序变化、撤稿时滞、学科分布、撤稿原因、撤稿主体、撤稿前后被引频次等基本特征。【结果】 近20年来撤稿论文数量波动上升;基础生命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数量最多,绝大多数撤稿论文的通信地址为美国、英国和德国等科技强国;论文在撤稿后仍然获得大量引用;最主要的撤稿原因是伪造数据/图像和结论不可靠,结果不可重复问题较为严重;诚实性错误撤稿论文数量远超科研不端撤稿论文数量。【结论】 正确认识期刊撤稿现象,关注“可重复性危机”给科研不端治理带来的挑战,深入总结诚实性错误撤稿的真实动因,加强对科研不端撤稿论文的独立分析,并进一步探究撤稿论文的引用价值和引用规范。

    • 质量建设
      詹文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26-234.  DOI: 10.11946/cjstp.202306120427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从精准把握先进无机材料领域在国内外主流数据库的研究热点出发,为期刊决策提供依据,探索一条新形势下“破局”的办刊途径。【方法】 利用国际数据库平台Web of Science (WoS)、国内数据库平台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调研2019—2020年材料综合类期刊被引频次排名前200的科技论文。从论文类型、材料种类、制备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方向5个维度赋予标签,统计分析国内外数据库先进无机材料的共同研究热点。【结果】 归纳出国内外数据库的共同研究热点,得出5个热点材料种类、12个热点研究方向和1个热点材料制备技术。相比于WoS平台,国内数据库的热点更加分散,并且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内容更倾向于传统方向;在前沿领域,国内科研人员的成果被国外期刊大量分流。【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应该牢牢抓住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科研水平迅速提高的契机,优化选题方向,加大对热点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组约稿力度,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同时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开拓海外宣传推广平台,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 能力建设
      边钊, 李薇, 尤笛, 闫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35-242.  DOI: 10.11946/cjstp.202208190635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下,探索科技期刊融媒体时代学术成果传播及交流的创新路径。【方法】 总结分析《遥感学报》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实践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期刊同仁提供可借鉴的思路。【结果】 通过搭建立体化融媒体宣传交流平台、不断优化融媒体出版内容、调动不同角色人群的积极性、深入遥感的前沿研究领域产生密切合作以及做好遥感科学研究和遥感应用场景对接与服务等举措,《遥感学报》的影响力、领域认可度以及服务遥感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科技期刊的融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只有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融媒体时代学术成果传播及交流的路径。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紧密关注本领域学科的发展、提高融媒体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以及提升期刊编辑综合素质。

    • 能力建设
      马文军, 杨阳, 刘青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43-248.  DOI: 10.11946/cjstp.202306150443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探寻普通科技期刊策划出版高质量专刊的可行路径。【方法】 以普通科技期刊《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为例,采用统计数据评价2021年至今出版的9期精神传承型专刊的出版效果。【结果】 与2020—2023年出版的其他期次相比,《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同时期出版的9期精神传承型专刊的学术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普通科技期刊,策划出版精神传承型专刊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将优质专家列为重点组稿对象能提高约稿成功率;从严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是出版高质量专刊的重要保障;开展丰富的外在呈现形式设计能提升专刊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是出版高质量专刊的重要机制。

    • 能力建设
      任杰, 曹淑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49-255.  DOI: 10.11946/cjstp.202308200662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项目的3个平台(生产、运营和传播)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阐述生产、运营和传播平台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优化建议及平台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 入选项目的运营平台(腾云采编系统)、生产平台(方正云平台)、传播平台(SciOpen)已实现在线投审稿、数字化生产、国际化传播功能,但仍需进行优化。从用户角度分析,腾云采编系统需要扩充学术不端检测数据库的外国期刊资源,增加全球范围的审稿专家信息,提高系统易用性等;方正云平台需要提供排版技术支持服务,并增加在线交互功能;SciOpen平台需要增加支持期刊类型等。【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应以建成集采、编、审、校、发全流程,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知识服务出版平台为目标。

    • 评价与分析
      钟镇, 崔闻迪, 顾翠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56-265.  DOI: 10.11946/cjstp.202308030581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揭示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出版的三方演化博弈机制与稳定策略,探索中国科研机构对国外金色OA期刊的间接干预机制。【方法】 构建以中国科学家、国外金色OA期刊出版商、中国科研机构为主体的OA出版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互动策略及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分析文章处理费、预期拒稿率与科研机构调控策略对博弈结果的影响。【结果】 均衡点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国外OA期刊出版商可能选择提高与降低期刊质量两种相反的策略,这取决于科学家与科研机构对学术收益、时间成本与经济付出的取舍;科研机构在三方博弈中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有效干预博弈的最终结果。【结论】 我国科研机构可以立足市场优势,借助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杠杆调节科学家的投稿意愿,干预国外金色OA期刊出版商的定价与质量管理策略并抑制国外掠夺性期刊,提升我国科研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 评价与分析
      方彤, 蒋东方, 于静茹, 许晓艳, 伍军红, 胡力, 赵聪聪, 马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66-272.  DOI: 10.11946/cjstp.202310310862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电气工程期刊国内国际影响力评价数据的分析,客观反映我国电气工程期刊学术影响力发展情况及建设成效,并从资源匹配角度寻找影响期刊发展目标实现的深层因素,为我国电气工程期刊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比国际同学科期刊,对2018—2022年我国电气工程期刊的出版及影响力情况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国内学者海外发文量变化数据,以及我国电气工程期刊与学科匹配情况,结合问卷调查中对学者投稿意愿的调研,挖掘国内期刊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电气工程期刊2018—2022年的总被引频次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刊均国际他引被引频次保持相对稳定,影响力指标整体呈增长趋势。《电力大数据》《电气传动自动化》、Opto-Electronic Advances、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等期刊影响因子增长迅速。但与国际同学科期刊相比,我国期刊对作者吸引力不足、优秀稿件外流趋势未能得到遏制。【结论】 2018—2022年我国电气工程期刊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但出现分化现象,期刊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表现优异,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品牌;英文期刊潜力巨大、发展迅猛,但数量较少、发文规模较小。要从根本提高国内期刊吸引力,需要在评价导向、期刊服务、办刊资源投入方面作出努力。

    • 评价与分析
      方红玲, 张亚杰, 徐自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2):  273-279.  DOI: 10.11946/cjstp.202310070794
      PDF ( )      HTML ( )      收藏

      【目的】 比较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差异,为期刊编辑初审筛选高被引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发表的4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独著论文142篇,合著论文342篇。利用中国知网分别收集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并以论文所有作者2014―2020年的发文量表征作者生产力,以论文作者该时段的h指数表征作者影响力,对48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独著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生产力无关(r=0.163,P=0.053),与作者影响力呈正相关(r=0.287,P<0.001)。在合著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与第一作者生产力、影响力均呈正相关(r=0.195,P<0.001;r=0.320,P<0.001),与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0.115,P<0.001;r=0.134,P<0.001)。【结论】 无论是独著论文还是合著论文,第一作者和合著者h指数高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高。若合著者发文量较高,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也较高。结果提示,期刊编辑初审稿件时参考作者h指数和合著者发文量,可能筛选出高被引论文。

    2024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虚拟专辑
    更多
    学术活动
    更多
    期刊·大家谈
    更多
    人物素材库
    期刊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