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海平,解敏.智慧出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中国编辑,2023(11):30-35. | 
																													
																						|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EB/OL].[2025-08-19].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6535.htm. URL
 | 
																													
																						| [3] | 王立东.国家层面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机构建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5(5):385-389. | 
																													
																						| [4] | 李新根.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不端治理研究发展脉络与热点主题: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5):221-231. | 
																													
																						| [5] | 蔡雯雯,徐伟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诚信专栏通报的科研失信论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2(7):148-155. | 
																													
																						| [6] | 江雨莲,刘爽,孙激.医学学术不端论文特征分析及防范对策: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的科研诚信案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11):1490-1498. | 
																													
																						| [7] | 张秀峰,王蔚,段佳,等.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的防范措施[J].编辑学报,2012,24(5):471-473. | 
																													
																						| [8] | 徐海丽.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45-551. | 
																													
																						| [9] | 余毅,张凌之.学术不端行为教育与预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编辑学报,2013,25(2):148-150. | 
																													
																						| [10] | 林原,贺俊尧,姜春林,等.基于Pubpeer的学术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7):160-167. | 
																													
																						| [11] | 刘春明.防范学术不端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6-8. | 
																													
																						| [12] | 郑晓梅,张利田,王育花,等.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的界定、防范和处理认知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4):401-412. | 
																													
																						| [13] | 陈秀妍,张梦狄,韩向娣,等.图表数据学术不端案例调研与防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5):555-562. | 
																													
																						| [14] | 傅宁.学术论文洗稿原理、测试及学术期刊技术性防范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3):275-282. | 
																													
																						| [15] | 李新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及防范[J].编辑学报,2022,34(2):179-183. | 
																													
																						| [16] | 陆雁,米慧芝,李智娟,等.学术期刊如何防范编辑的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20,32(1):50-52. | 
																													
																						| [17] | 祁丽娟,戢静漪,方梅.跨语种抄袭和代写代投类学术不端行为的甄别和防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1):1347-1354. | 
																													
																						| [18] | 李新根,徐用吉.学术期刊编辑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科技与出版,2010(8):64-66. | 
																													
																						| [19] | 余毅,胡澜,张凌之.高校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3):110-112. | 
																													
																						| [20] | 蒋来,詹爱岚.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5,29(1):30-36. | 
																													
																						| [21] | 周祝瑛,马冀.学术不端治理的国际经验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9):87-94. | 
																													
																						| [22] | 张瑞,刘生鹏.国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学术不端防治研究与实践[J].编辑学报,2023,35(3):268-272. | 
																													
																						| [23] | 鲁晓峰.国内外高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的制度比较[J].中国高校科技,2019(9):12-16. | 
																													
																						| [24] | 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EB/OL].[2025-08-19].https://ewl.fenqubiao.com/#/zh-cn/early-warning-journal-list-2024. URL
 | 
																													
																						| [25] | 中科大发布2023年学术期刊负面清单![EB/OL].[2025-08-19].https://www.163.com/dy/article/IL3M478D05329TW8.html. URL
 | 
																													
																						| [26] | 付凯丽.我国学术期刊预警名单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1):1362-1368. | 
																													
																						| [27] | 芮啸,赵展一,王昉,等.全球OA科技期刊APC监测与异常预警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8):42-50. | 
																													
																						| [28] | 鲁晓峰,谢平.学术不端防范研究相关文献的综合评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6):498-503. | 
																													
																						| [29] | 孙力炜,贺郝钰,迟秀丽,等.防范图片学术不端的举措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5):563-570. | 
																													
																						| [30] | 田旭,郑小光,张强,等.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机械工程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7,29(增刊1):102-105. | 
																													
																						| [31] | 徐晴.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制度探究[J].出版科学,2011,19(3):44-48. | 
																													
																						| [32] | 张英丽,戎华刚.2006—2020年国内学术不端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7):917-926. | 
																													
																						| [33] | 曾照云,程晓康.德尔菲法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38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6):116-120. | 
																													
																						| [34] | 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9):57-59. | 
																													
																						| [35] | 郭晓亮,吉海涛,郭雨梅,等.学术期刊共媒体云与自媒体库互动融合的构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61-168. | 
																													
																						| [36] | 苏明月,王瑞剑.有效风险防控视野下的科技期刊管理与科研失信规制[J].编辑学报,2025,37(1):17-22. | 
																													
																						| [37] | 任艳青,韩芳,伍军红,等.中文科技期刊学术诚信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35(4):442-448. | 
																													
																						| [38] | 蒋霞,黄伟.开放科学中的科研诚信问题:人工智能工具带来的挑战[J].学术出版研究,2023(1):67-78. | 
																													
																						| [39] | 洪悦民.科研人员基于科技期刊平台获取科研诚信信息需求的调查:以医学领域为例[J].学术出版研究,2024(1):134-151. | 
																													
																						| [40] | 朱蓓,肖军.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机制[J].学术出版与传播,2023(1):213-217. | 
																													
																						| [41] | 韩晓晨.人文社会科学同行评议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学术出版与传播,2023(1):218-227. | 
																													
																						| [42] | 李新新.AIGC时代学术不端的新形式及其治理[J].数字出版研究,2024,3(2):113-118. | 
																													
																						| [43] | 孔晔晗,彭琳,袁军鹏,等.科技期刊预警监测系统构建[J].编辑学报,2022,34(4):369-377. | 
																													
																						| [44] | 龙洋.高校学术不端治理场域中的同行评议制度建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4):169-175. | 
																													
																						| [45] | 多部门印发《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EB/OL].[2025-08-19].http://www.gov.cn/xinwen/2018-11/09/content_5338654.htm.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