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5-07-06].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3/content_3635233.html.
URL
|
[2] |
杨美琴, 张俊彦, 于笑天, 等. 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建议: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J]. 出版与印刷, 2024(2):61-70.
|
[3] |
张迪, 谢飞凤, 崔月婷, 等. 医学学术期刊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优劣势分析[J]. 编辑学报, 2023, 35(5):492-496.
|
[4] |
刘洋, 李娜, 李玉乐, 等. 创新探索“学术+科普”融合发展,全面助力医学科技期刊双翼齐飞[J]. 中国传媒科技, 2022(9):14-17.
|
[5] |
刘洋, 赵娜, 王璐, 等. 基于学术期刊内容的科普创作策略探索: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10):1416-1424.
doi: 10.11946/cjstp.202404110357
|
[6] |
杨驰, 宋丽娟. 刊媒融合与科普化助力期刊影响力与学术内容传播提升:《中国中药杂志》媒体融合实践[J]. 中国传媒科技, 2024(12):76-81.
|
[7] |
代妮. 医学期刊应践行“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的社会责任[J]. 编辑学报, 2022, 34(2):149-152.
|
[8] |
贾泽军. 基于“学术+科普”融合发展理念塑造健康科普期刊品牌的实践与思考[J]. 编辑学报, 2023, 36(6):656-660.
|
[9] |
欧阳菁, 王馨. 医学类科技期刊健康科普的新视角:从叙事医学的人本主义角度[J]. 中国编辑, 2021(9):59-63.
|
[10] |
谢浩煌, 贾建敏, 吴昔昔, 等. 基于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医学期刊健康传播路径的研究[J]. 编辑学报, 2023, 35(2):152-156.
|
[11] |
敖思敏, 林芝, 齐佳乐, 等. 医学传播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发展进程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 37(7):820-827.
|
[12] |
庞瑞琪, 唐诗毓, 李俊, 等. 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传播学理论发展与SACRE模型建构[J]. 科技传播, 2024, 16(24):14-22.
|
[13] |
Rogers E M. 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 An up-to-date report[J].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1996, 1(1):15-23.
pmid: 10947350
|
[14] |
俞敏, 吴逊眉, 武瑾媛. 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多平台发布策略研究: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的100个中文刊为例[J]. 编辑学报, 2020, 32(3): 307-313.
|
[15] |
邵煜, 亢小玉, 李波. 基于SWOT分析的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发展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1050-1056.
doi: 10.11946/cjstp.202403070204
|
[16] |
徐少卿, 舒安琴, 唐强虎, 等.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实践探索: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新媒体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4): 487-492.
doi: 10.11946/cjstp.202012191031
|
[17] |
权威快报丨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81.6%[EB/OL].(2022-04-23)[2025-07-02].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0837337/533aYdO6cr3_z3kATKbdzK2mNi3DM4yrvOXSWrBzzqIP0XOpX5nyFIY398Rx_fkoRluZ4tUyNJlHxaepZUpE7P8VeeUxRrI8xTKi.
URL
|
[18] |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4.
|
[19] |
康莹, 毛慧佳, 孙小楠, 等. 健康科普创作科学性失范原因及其破解之道[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 33(12):1556-1560.
|
[20] |
侯波, 刘明寿. 科技期刊在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中的传播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 2024(5):51-58.
|
[21] |
周华清, 曹亚菊. 科技期刊B站学术视频运营中的用户画像技术应用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4):501-508.
doi: 10.11946/cjstp.202312040966
|
[22] |
刘洋, 李娜, 李玉乐, 等. 优化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8):898-903.
doi: 10.11946/cjstp.202004020330
|
[23] |
徐小明, 董燕萍, 杨扬, 等. 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基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开通情况的分析[J]. 编辑学报, 2016, 28(5):478-481.
|
[24] |
王微, 唐果媛, 张颖, 等. 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22-1330.
doi: 10.11946/cjstp.202004130376
|
[25] |
刘洋, 李娜, 邓履翔, 等. 医学期刊微信视频号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7):877-885.
doi: 10.11946/cjstp.202201090013
|
[26] |
刘广东, 何倩莹. 科技期刊内容科普化研究:基于92种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实践的实证调查[J]. 中国数字出版, 2025(4):99-108.
|
[27] |
李庚, 杜承宸. 正确认识期刊评价,回归办刊初心[J]. 编辑学报, 2022, 34(2):138-141.
|
[28] |
张波, 胡雪静. 智媒时代科普期刊评价体系的症结与创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3):323-331.
|
[29] |
王大鹏. 医学科普不能盲目“出圈”[EB/OL].(2024-08-30)[2025-07-04]. http://www.kepu.gov.cn/newspaper/2024-08/30/content_221534.html.
URL
|
[30] |
张建军, 高森, 颜廷梅, 等. 践行办刊宗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经验介绍[J]. 编辑学报, 2018, 30(4):420-422.
|
[31] |
沈丹, 张福颖.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服务创新[J]. 中国编辑, 2018(12):53-59.
|
[32] |
赵鹏. 全国首个“健康与医学传播研究中心” 在沪成立[N/OL].(2019-01-14)[2025-07-04]. https://www.sohu.com/a/288878184_114731.
URL
|
[33] |
刘新艳. 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影响力提升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 韶关学院学报, 2023, 44(6):82-87.
|
[34] |
刘洋, 于梦非, 李娜, 等. 新媒体创新MDT式学术内容大众传播:《协和医学杂志》的实践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9):1196-1203.
doi: 10.11946/cjstp.202405070467
|
[35] |
谈毅. 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上海交通大学期刊集群建设经验与举措[EB/OL]. (2025-04-18)[2025-07-0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2NzU2Mg==&mid=2654266769&idx=1&sn=4ca29c9db81277bc40f829bbcae1f327&chksm=859077e29e54c6153f5c1b0d1273b27314cc75d0f78a16ed540c5c2f63ce66b6e5609fe3ebdb&scene=27.
URL
|
[36] |
郭亿华. 融媒体背景下地理资源中文学术期刊宣传推广现状及策略探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3, 34(3): 333-340.
doi: 10.11946/cjstp.202211060834
|
[37] |
范真真, 李世秋, 李明敏, 等. 学术直播助力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实践及思考[J]. 编辑学报, 2022, 34(5): 552-555.
|
[38] |
俞敏. 科普期刊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的转型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29(6): 633-638.
doi: 10.11946/cjstp.201802070132
|
[39] |
李晓清, 曹永茂. 医学科技期刊服务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实践:以《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为例[J]. 编辑学报, 2023, 35(1):72-76.
|
[40] |
王韬, 牟怡, 徐仲卿. 医学传播学:从理论模型到实践探索[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9:7-9.
|
[41] |
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56%[EB/OL].(2021-01-27)[2025-07-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007256845407790&wfr=spider&for=pc.
URL
|
[42] |
程富, 刘红霞, 李相, 等. 科技期刊与知识类意见领袖合作科普传播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4, 35(8):1042-1049.
doi: 10.11946/cjstp.202404010309
|
[43] |
周华清, 郑骋, 王冰云. 新媒体传播下学术期刊知识网红学术运营可行性分析[J]. 编辑学报, 2021, 33(6):667-672.
|
[44] |
刘洋, 李娜, 李玉乐, 等.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以《协和医学杂志》实践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6): 719-725.
doi: 10.11946/cjstp.202102170143
|
[45] |
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 2015(3):20-27.
|
[46] |
武瑾媛, 王亚男, 俞敏. 守正创新办好科普期刊:以《航空知识》为例[J]. 编辑学报, 2022, 34(1): 16-21.
|
[47]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培育科技传播专业人才,让“科普之翼”更有力[J]. 国际人才交流, 2024(8):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