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20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15
  

  • 全选
    |
  • 新冠肺炎特稿
    浅析口腔医学期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与行动
    吴婷,王晴,骆筱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29-235. DOI:10.11946/cjstp.20200301015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国口腔医学期刊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中的作用,研究口腔医学期刊在防控疫情中的行为和成效。【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分析口腔医疗特点、口腔医学期刊分布及防疫刊文状态。【结果】 口腔医学期刊对新冠疫情响应迅速,能及时引导广大口腔医学工作者,传播正确的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口腔诊疗意见与建议。【结论】 中国口腔医学期刊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传播相关的口腔诊疗理念与研究进展,同时也促进口腔医学的学科发展。

  • 新冠肺炎特稿
    新冠肺炎事件中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及应急响应机制
    焦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36-240. DOI:10.11946/cjstp.20200220009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解读新冠肺炎事件中我国科技期刊的抗疫责任、危机应对措施及响应特征,为保障新冠肺炎知识的有效传播,增强科技期刊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疫情危机中我国科技期刊采取的措施和新冠肺炎文献的刊载数据,研究科技期刊的应急响应机制。【结果】 疫情发生后,科技期刊主要从约稿、审稿和宣传3个方面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截至2020年2月27日,共有150种科技期刊以网络首发的形式刊载新冠肺炎文献604篇,涵盖6个研究方向,最高文献下载量达20587次。【结论】 新冠肺炎事件中,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承担起传播相关科学知识的责任,主动作为,发挥出重要的抗疫作用,同时也需要编辑人员进一步加强把关意识,恪守职业道德,提升服务能力。

  • 新冠肺炎特稿
    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与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田杰,王雅娇,王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41-247. DOI:10.11946/cjstp.20200309019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学术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承担的社会责任,总结学术期刊工作者抗击新冠疫情的做法,为学术期刊更好地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案例搜集、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术期刊结合工作特点为抗击疫情所作的贡献。【结果】 学术期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医学类期刊审稿时效和质量并举,确保最新科研成果以最快速度、高质量发表;非医学类期刊积极融入,结合专业特色策划选题,引导经济社会正向发展;新型出版模式能有效缩短出版周期,优化疫情防控的学术支撑平台;综合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结论】 学术期刊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疫情过后也应继续发挥其抗疫成果传播和精神引领作用。

  • 论坛
    数字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增值服务模式探析及思考
    任艳青,王雪峰,翁彦琴,唐栋,靳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48-252. DOI:10.11946/cjstp.20191126080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模式,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现阶段提升服务能力的发展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开展增值服务的举措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我国科技期刊增值服务的模式。【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通过增强出版、移动化传播、多渠道经营等举措,形成了内容深化再聚合、产学研一体化、专业与科普互补的增值服务模式。【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以从期刊定位、办刊团队、传播平台、知识服务4个层面,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深度的增值服务。

  • 论坛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进程与纸本期刊的未来
    高存玲,姜昕,庞峰伟,王洪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53-258. DOI:10.11946/cjstp.20190917063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进程,分析纸本期刊的未来,并为期刊发展提供对策。【方法】 以“印后上网出版”“优先数字出版”“网络首发出版”三个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传播学“作为仪式的传播”这一理论,总结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演进规律。【结果】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还需解决学术评价、出版容量、论文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期刊应主动接纳网络出版并采取自建网络首发平台等方式巩固自身在学术出版链条中的地位。【结论】 随着网络出版的不断推进,纸本期刊将失去其在学术生产和传播中的实际价值,更多地作为一种“仪式化媒介”存在。

  • 论坛
    体育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杨红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59-262. DOI:10.11946/cjstp.20191225089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体育强国建设,探讨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宏观战略定位和具体实现路径。【方法】 采取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在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结果】 当前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融合发展能力不足、特色优势发挥不够、共享知识平台尚未建立、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必须走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和国际化发展道路。【结论】 持续深化改革,推进体育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增强融媒体能力,推进体育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发挥专业优势,推进体育学术期刊特色发展;完善平台机制,推进体育科技期刊共享发展;提高对外传播力,推进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

  • 论坛
    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特点与思考
    王静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63-269. DOI:10.11946/cjstp.20200111002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特点,探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对期刊传播的积极影响,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调研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的封面设计情况;通过内容分析法、视觉研究方法、图像法对科技期刊封面图像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 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中,有封面设计的期刊占比较高,说明高水平科技期刊不仅注重刊载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同时也很注重科技期刊封面的设计,利用精美设计的封面故事、封面文章促进学术内容的传播。【结论】 科技期刊封面是科学创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媒介,高水平科技期刊通常注重封面设计。封面设计应与它所表达的科学技术内容与价值相符,通过整合设计资源、凝练特色,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水平,促进科技期刊的广泛传播。

  • 质量建设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问题的研究进展
    曾玲,张辉洁,冉明会,唐宗顺,罗萍,王维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70-275. DOI:10.11946/cjstp.20191103075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下,科技期刊利用智能工具、大数据自动挖掘技术、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对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法】 根据目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分析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检索现状、人工智能辅助同行评审的方式,以及审稿人身份的检测等,梳理人工智能可以参与的过程,并提出相应措施及未来的方向。【结果】 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搜索引擎、智能图像数据库,可在同行评审时引入智能分析,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实验数据记录、同行评审中,采用身份唯一识别代码、用户画像功能鉴别作者、审稿人身份等。【结论】 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融合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科技期刊需要在智能时代运用更多智能工具,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质量建设
    被撤销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行为与防范对策研究
    易耀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76-280. DOI:10.11946/cjstp.20191024072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被撤销医学论文中数据学术不端类型及其行为特征,提出相应建议,为识别和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中1902篇被撤销医学论文作为数据源,分析论文被撤销的主要原因,总结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的常见类型和行为特征,从作者、作者单位、期刊出版单位、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2005年以后因数据问题被撤销的医学论文数量呈较快增长趋势,并在国家/地区分布上呈集中趋势(54.47%分布于美国、日本、中国);伪造数据、存疑数据、错误数据、不可靠数据、重复数据、剽窃数据等是被撤稿的主要原因,主要可归纳为数据伪造、数据剽窃、数据篡改3种类型,其呈现方式多样且行为特征各异,准确把握其基本特征,有助于科学辨识、防范数据学术不端行为。【结论】 作者主动把好“源头关”,自觉接受诚信监督;作者单位履行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期刊出版单位提高数据存疑意识,强化数据和统计学审查,建立多技术协同防范机制;多部门主动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以有效遏制数据学术不端行为。

  • 质量建设
    学术不端检测中文字复制比超限稿件的取舍分析
    唐虹,朱银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81-287. DOI:10.11946/cjstp.20191008068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稿件初检后学术不端检测比例超限(20%~40%)情况下最优的选稿方法。【方法】 将运用稿件中的主要关键词查询得到的文献、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检测稿件得到的来源文献、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及其学术团队的历史文献中与稿件相似度较高的文献与稿件主要内容及文后参考文献进行比对,查证稿件的创新性及文献引用的合理性。【结果】 部分学术不端检测复制比超限稿件是由作者的写作不规范、引用不当、参考文献著录错误、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缺陷等造成的,经过规范化修改,仍然属于可选的好稿件。【结论】 对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文字复制比例为20%~40%,且复制内容不属于论文核心部分的稿件,只需要进行文献溯源分析、核心内容创新性分析、行文写作规范性分析,从中依然可筛选到一定比例的好论文。这部分论文可以退给作者适当修改后即可进入专家审稿流程。

  • 数字出版
    中国地学科技期刊应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现状、效果及问题
    罗玲,商丽娜,张海燕,张春丽,宋晓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88-294. DOI:10.11946/cjstp.20190920065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国地学科技期刊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地学科技期刊的宣传能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围绕期刊网站、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微信公众平台、专辑论文推送、精品论文推送和期刊App 7个技术服务设计问卷,面向所提取的中国地学科技期刊定向发放问卷;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定向咨询的方式完善调查结果。【结果】 85%的地学科技期刊拥有自建网站,全部样本期刊实现在线投审稿服务。应用最多的前三个服务依次是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和微信公众平台,但后两个服务的应用以基本内容和基本功能为主;期刊独立App的应用基本空白。SCI期刊和CSCD核心库期刊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更好,地理学期刊次之,CSCD扩展库期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用效果方面,影响因子提升以及获得奖励和项目资助排在前两位,而CSCD核心库期刊最突出应用效果是被核心数据库或者其他主要数据库收录。【结论】 当前我国地学科技期刊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仍有较大的推广和挖掘空间,但其促进期刊发展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可,而专业人力资源问题是技术推广的关键。

  • 数字出版
    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侯玉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295-303. DOI:10.11946/cjstp.20191023072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以增强医学科普效果造福人民。【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发现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挑选传播力排名前5的公众号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成功经验;结合存在的问题与可借鉴的经验总结出对策。【结果】 目前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整体上存在开通时间较晚、疏于管理,注重传播信息、轻视服务用户,缺乏严谨态度、忽略某些细节等问题。影响力排名前5的公众号传播效果良好,定位精准的内容设置,规律有序的推送,功能实用的导引菜单是运营成功的关键策略。【结论】 医学科普期刊公众号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打造出专业团队;依托互联网优势,注重服务用户;精选传播内容,实现差异化优势;严格遵守时间,形成规律推文模式,从而增强医学科普效果。

  • 数字出版
    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研究
    王萍,李欣,沈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04-308. DOI:10.11946/cjstp.20191129081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调查样本,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数量、总在看数、月均发文量以及开通时间等角度探讨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 数字出版
    科技期刊数字化品牌推广探析
    徐海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09-314. DOI:10.11946/cjstp.20190930067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全球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理性探析科学系统的全媒体数字化品牌推广策略。【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从深度和广度分析科技期刊数字化经营策略。通过数字化品牌推广图析,提出品牌推广建议。【结果】 科技期刊要注重前期数据调研与平台构建,如客户需求调研、市场分析、平台建设构析、人才培养建设;利用邮件、网站、社交平台及其他方式进行推广,包括使用付费渠道、自有渠道及获得渠道三种类型;及时总结后期数据,包括确定重要作者群并提供重点支持,关注有创意的数字内容,了解各社交网络特点及对刊物的影响,对新型网络平台和社区采取开放和包容态度;注重服务与提升,如组织资深专家、优秀作者进行线上宣传活动,线上、线下作者培训,利用品牌魅力吸引读者,鼓励发表文评,聘请专家推荐优秀论文单。【结论】 从科学系统的角度进行期刊的数字化品牌推广,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实现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 能力建设
    医学期刊编辑胜任特征研究及其提升途径
    董悦颖,李欣,余党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15-322. DOI:10.11946/cjstp.20191101074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期刊编辑能力素质现状,并探讨其提升途径。【方法】 以胜任特征研究为基础,探讨我国医学期刊编辑的关键胜任特征,并从素质、技能、知识3个维度了解我国医学期刊编辑能力素质现状,分析我国医学期刊编辑所需及待提高的能力素质。【结果】 通过我国医学期刊编辑胜任特征重要程度及符合情况调查,成功建立我国医学期刊编辑胜任特征模型。我国医学期刊编辑总体能力素质情况良好,但需在判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医学知识3个方面加以提升。【结论】 我国医学期刊编辑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医学期刊编辑自身努力、主动学习、勇于实践,也离不开各级有关部门的组织、规划、重视与领导。医学期刊单位可将胜任特征模型应用于编辑招聘、人才发展、职业规划与绩效管理中,使理论模型转化成可为实际工作所用的工具。广大医学期刊编辑应努力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时俱进,才能出色完成编辑工作,将医学期刊办好、办精。

  • 能力建设
    综合性期刊专刊出版的实践——以《中国农业科学》为例
    杨鑫浩,李云霞,岳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23-330. DOI:10.11946/cjstp.20190923065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总结综合性期刊专刊出版经验,为同行组织专刊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农业科学》2015—2018年出版的专刊为例,从编辑工作实际出发,总结组织专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分析专刊的出版效果。【结果】 组织专刊一般要经过选题、组稿、审稿、出版和宣传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责任编辑积极参与,并做好稿件的科学管理,确保稿件按时到位、质量达标,在这基础之上,专刊才能顺利出版。专刊稿件质量较高,其中被引频次、下载量、高被引文章数量和质量都高于正常刊期文章。并且,专刊能提升作者关注度,吸引作者后续不断投稿。【结论】 专刊的出版能扩大稿源,提升学术影响力,是综合性期刊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能力建设
    打造中文品牌科技期刊的策略与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孙昌朋,林萍,郎朗,翁嘉敏,陈望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31-336. DOI:10.11946/cjstp.20190925066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打造中文品牌科技期刊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为例,整理分析近年来期刊的部分文献计量学指标,并与其他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指标进行对比,对办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期刊发展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结果】 通过期刊编辑部严把论文质量、建立特色栏目、多渠道宣传、利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在期刊学会的帮助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被世界医学领域高影响力数据库PubMed Central、PubMed等收录。【结论】 中文期刊应积极把握历史机遇,重视品牌建设,打造精品期刊,提升期刊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 评价与分析
    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研究——基于期刊引证指标的定量分析
    张春博,丁堃,王贤文,刘则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37-345. DOI:10.11946/cjstp.20200220009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撤销论文本体和撤销论文行为两个方面,定量测度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方法】 在通过多个数据来源构建的撤销论文数据库中,遴选出撤销论文数量较多的99种期刊作为分析样本。基于论文被引频次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揭示单篇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以期刊在特定年份的撤销论文数量为解释变量,以期刊在该年后的影响力变化值为被解释变量,测量撤销论文行为对所在期刊的影响。【结果】 大多数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并没有造成重要的影响。半数以上的撤销论文对期刊的影响值低于所在期刊论文的平均影响值。但撤销论文对不同组别期刊的影响有所差异。撤销论文行为在总体层面对所在期刊也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单年撤销论文数量过多尤其是大规模、集中式的撤稿,会明显降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论】 期刊可以完善内控机制,通过提高同行评审质量,过滤掉更多的有问题论文。大多数期刊不应也不必担心撤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放宽对有问题论文的处理,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撤销事件出现。管理部门应为期刊质量提升尤其评审过程的完善提供支持,对有问题的期刊实施预警。

  • 评价与分析
    多维视域下开放获取期刊撤稿原因分析——基于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数据
    吴任力,邓支青,吴淑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46-355. DOI:10.11946/cjstp.20191017070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透视和归纳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的撤稿原因与趋势,为提高OA期刊的科研诚信管理质量和效果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结合JCR中历年OA期刊名单,筛选2000年以来OA期刊撤稿记录,从整体趋势、原因共现、研究领域、所涉国别、发表期刊等视角对撤稿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 当前OA期刊撤稿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期刊和出版商关注的撤稿原因与科研机构存在差异,撤稿原因间共现情况各异;数据与结果相关问题是各领域OA期刊撤稿涉及的主要原因;同行评议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发达国家OA论文的数据和图像问题相对显著;较低影响因子期刊的撤稿原因比较高影响因子期刊更易于识别。【结论】 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让管理实践应更重视数据和图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且应多元化监管主体、完善监管体系,优化期刊审稿流程与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实现外部监管,同时辅以教育宣传以使科研诚信内化于行。

  • 评价与分析
    基于OA及免费全文链接的期刊影响力指数优势
    刘佳雨,虞为,陈俊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3): 356-364. DOI:10.11946/cjstp.20190620044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开放获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给学术搜索引擎免费全文链接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26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开放获取状况与免费全文链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期刊的开放获取状态和免费全文链接获得程度将期刊分为4类,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视窗下比较4类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选的26种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为61.5%,这些期刊在百度学术中平均每篇论文拥有2.17个免费全文链接。开放获取和有高免费全文链接获得程度的期刊在不同时间视窗影响力指数下的表现都较占优势。【结论】 期刊开放获取和有较多的免费全文链接有助于期刊的被引用和影响力的提升。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