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12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15
  

  • 全选
    |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年 第23卷 第4期(PDF格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19-7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与综述
    2007~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进展
    程维红, 任胜利, 路文如, 严谨, 王应宽, 方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19-5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自建网站的期刊数量及其上网形式,自建网站期刊的地区、学科、类别和主办学会分布,自建网站的内容和功能等方面调研了中国科协所属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2007~2011年的5年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自建网站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网站上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服务功能和扩展信息日趋多样化,在线办公系统迅速普及,发布摘要和全文的比例均有所增加。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自建网站的建站时间在2005年以后的占73.3%,经济上不亏损、能够独立运营的网站仅占9.6%。
  • 专论与综述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问题分析与发展探讨
    武学良, 肖宏, 刘清, 金建辉, 史永超, 刘细文, 李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26-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问卷调查了中国科学院所属期刊开放获取情况,统计分析了174种期刊自主运行网站情况、网站全文开放情况、期刊与作者签署开放获取协议情况、期刊开放获取对期刊影响力及收入的影响。总结了期刊实行开放获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现中国科学院所属大部分期刊未与作者签署开放获取协议、开放获取法律意识不强,部分期刊对开放获取提高期刊影响力还存在质疑、认为开放获取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没有起到作用,期刊开放获取后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另外中国科学院开放获取期刊还存在信息偏散、开放程度不齐、也未能聚集成群发展等问题。针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本文就一些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对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提供思路。
  • 专论与综述
    论加强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熊继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29-5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现今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当前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几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 专论与综述
    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汪谋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33-5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中国医学期刊的代表,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笔者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提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多创办几种被SCI收录的英文医学期刊,重视数字出版、期刊发展策略个体化,以及发挥集团化优势。
  • 专论与综述
    出版后审读对科技期刊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其评价
    石朝云, 游苏宁, 蔡丽枫, 王旌, 吕相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36-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华医学会系列125种期刊为例,探讨期刊群的质量控制与实施措施,提出在建立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加强审读专家的培养与评议质量控制,并需针对不同专业期刊特点进行合理加权,为更客观地对期刊进行评价,提升核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研究综述
    梁小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40-5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总结我国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研究成果。从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历史现状、原因、合理性、后果、治理方法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管理与改革
    对科技期刊改革的几点思考
    倪爱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47-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攻坚时期,本文从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属地集群”“专业横向联合”办刊的建设方案,以期为探索适合科技期刊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 管理与改革
    彷徨与突围:高校学报改革之方略 ——兼评学报同仁高校学报改革之论
    刘玉邦, 眭海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50-5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高校学报向何处去?笔者认为,报刊改革不仅是对高校学报的挑战,也是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我们首先应对高校学报的功能和价值重新进行定位,实现学报功能转型,明晰改革重点,采取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为今之策,需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通过优势和劣势分析,为学报找准市场定位;尝试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刊,为学报后续改革积累经验,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报改革顺利进行。
  • 管理与改革
    一般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专业化路径 ——以《上海电机学院学报》为例
    吴学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53-5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高校学报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存在着学科多、学术弱、竞争力差三大主要问题。如何在改革浪潮中走出一条新路,为此类学报的发展模索一条路径,《上海电机学院学报》作了探索。阐述了学报要发展必需走专业化的道路。其道路按三步走:一不分栏目综合性学报;二创建特色、培育重点、“专与精”相结合;三纵深拓展主流学科,走专业化的办刊之道。几年实践证明:一般高校学报利用自身条件开拓创新,走专业化的道路,同样可以拥有一片蓝天。
  • 研究与报道
    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探讨 ——从纯网络期刊的构建模式研究引出的思考
    钱俊龙, 丁玉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56-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纯网络期刊构建模式的探讨启示,据文献报道我国网络期刊已达8000余种,而这些均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结果。网络期刊的编辑出版的实践已积累了大量的编辑经验,需要总结提高。同时,从网络科技期刊的编辑特点出发,已有的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学的一些规律已不能用来完全解释这些特点,需要探讨新的编辑活动的规律。因此,有必要探讨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以期推动网络期刊编辑学的早日诞生。
  • 研究与报道
    科技期刊下载量半衰期的建立及其文献计量学意义
    刘雪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61-5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概念建立了期刊下载量半衰期。基于CNKI数据库的期刊下载量数据,计算出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的下载量半衰期,并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年版)中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下载量半衰期介于1.802和6.056之间(3.524±1.074),明显小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期刊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期刊论文下载率和下载量等呈明显负相关,与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力排序问卷调查结果无相关性。研究证实,下载量半衰期作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合理性,它既可以作为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又具有测度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功能。该指标属于反向评价指标,即下载量半衰期越大,期刊影响力越小。
  • 研究与报道
    近10年我国学者在Nature Materials发文情况统计分析
    李兆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65-5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Web of Science 和JCR数据库,分析了我国学术研究机构为第一研究单位,在NPG旗下刊物Nature Materials 2002~2011年10年来的发表论文情况。结果显示,近1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Nature Materials共发表论文27篇,约占同期论文总数的1%。从年代分布上来看,2009年以后,我国科研论文有稳步增长的趋势。27篇论文分布在全国9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主要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对27篇论文的主题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发表论文的单篇被引频次进行分析,建议在评价科研人员成果时,除所发刊物的影响力外,应综合考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 研究与报道
    2005~2010年我国出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
    米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68-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中完全收录的十种出版类期刊的八项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刘明寿采用德尔菲法确定的8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指标加权值,判断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出版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质量整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各出版类期刊的发展较为不平衡。
  • 研究与报道
    我国2001~2010年药理学/毒理学领域被Scopus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丁佐奇, 郑晓南, 吴晓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72-5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中国2001~2010年在药理学/毒理学领域被Scopus收录论文的各项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与其他新药研发强国及相关国家进行对比,以评估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新药研发能力的提升,总体判断我国在2006提出并在2008年正式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效果和长远影响。
  • 研究与报道
    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2005~2010年高被引论文研究
    姚玮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77-5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NKI引文数据库和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食品工业类20种核心期刊在2005~2010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进行检索,选各刊被引次数≥30的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对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份、论文作者、科研机构、研究方向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期刊编辑选题、组稿、约稿提供依据。
  • 研究与报道
    我国骨科学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聂兰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81-5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 研究与报道
    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盛丽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85-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均属被引指标,因而可通过提高自引人为操纵,致使其作为期刊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为寻求更为客观的期刊评价方法,本文探讨了应用作者机构分布情况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可行性。根据国内4种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以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各机构学术影响力分值,并以此对各机构进行排序(总体机构排序)。然后对我国2010年11种眼科学期刊各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并与确定的各机构学术影响力排序做等级相关检验,根据各期刊作者机构排序与总体机构排序的相关度最终确定各期刊影响力排序。将此期刊排序、影响因子排序和总被引频次排序分别与问卷调查的该11种眼科学期刊排序进行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用作者机构分布情况评价科技期刊影响力优于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研究与报道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的作者分析
    邵晓军, 颜志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89-5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至2012年第1期共120期的作者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刊创刊以来共发文4 764篇,载文的作者共9 187人次,载文量和作者数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作者队伍发展极为迅速;合著率从1990年的12.9%逐年上升至2012年第1期的72.3%,显示所发表论文的研究深度逐年加大,合作是未来高质量科研和高水平论文产出的趋势。该刊拥有一大批编辑学的核心作者,且这些核心作者也指导和培养了许多青年编辑成为该刊的潜在高产作者,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分析与评论
    《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B》的比较研究
    史朋亮, 王久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92-5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比较方法对《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B》(英)两本期刊做了编辑学研究。讨论了期刊定位,用详细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已发稿件来源与分布、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及其被引用情况,并讨论了两刊编辑部的运行模式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提出了建议。
  • 分析与评论
    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基于审稿专家和作者的比较研究
    巢乃鹏, 胡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97-6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同时来自于作者群体的意见也日渐增多,因此了解作者群体对同行评议的认识对于推动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了审稿专家和作者群体分别对同行评议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研究发现:审稿专家与作者群体对同行评议的重要性、客观公正性、审稿方式、稿件质量标准等的理解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说明现行的同行评议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分析与评论
    作者修回稿参考文献错误统计分析及应对建议 ——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为例
    马文军, 孙守增, 刘洪涛, 王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00-6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10年和2011年的参考文献核查工作积累,按照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等著录项来统计《学报》作者修回稿参考文献错误类型及其数量分布,探讨了《学报》近两年来所有出版论文的作者修回稿参考文献错误分布特征,并给出了减少参考文献错误的应对建议。
  • 分析与评论
    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
    贾贤, 王霞, 李忠富, 佟建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03-6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论文作者的署名依据和意义出发,阐述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异同,分析了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产生原因、积极作用、不利影响和预防措施。
  • 分析与评论
    学术期刊论文代发产业链的调查分析
    廖杉, 龙云飞, 秦曰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06-6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出现了代发论文现象并形成了产业链。课题组从调查研究论文代发现象中被代理学术期刊、论文及其作者、代发论文中介三个环节切入,探寻论文代发的成因、现状和治理途径。应改良量化评价使之适应学术期刊的发展变化,建立完善的学术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管和资金支持力度,拓展论文发表渠道,尝试学术期刊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合作以遏制论文代发现象。
  • 分析与评论
    试论利用检索系统测度学术成果的局限性
    王荣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10-6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一个文献工作者的视角,从多方面探讨了利用国内外检索系统测度学术成果的局限性,包括评价检索系统的标准、检索系统产生的历史、检索系统编制的目的和功能、检索系统编制技术、评价的间接性以及国内外实际使用情况等。分析了过度使用检索系统测度学术成果的原因,建议在使用检索刊物进行微观个人学术成果评价时应十分慎重。
  • 分析与评论
    医学期刊参考文献隐性差错的识别方法
    谢锡增, 施学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13-6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几种重点医学高校2010年学报中出现的参考文献隐性差错为实例,总结了隐性差错的标准/规则法、比较法、质疑法、常识法、经验法和综合法等6种识别方法的具体应用。
  • 知识产权
    期刊名称的商标权保护与开发利用
    吕金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16-6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若干实例,从专有性与显著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期刊名称的商标特征,分析了期刊出版登记和期刊名称申请商标注册的关系,阐述了期刊名称商标注册的审查标准,就期刊名称商标权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思考。
  • 新技术应用与现代化
    基于Excel的科技书刊组合图形制作与输出
    陈庄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20-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Excel创建组合图形,通过适当的输出方式,可以满足科技书刊使用Word、方正系列排版的要求,达到节约版面、内容清晰、符合规范的效果。
  • 新技术应用与现代化
    利用方正飞翔2011软件排版的实践
    秦江敏, 林平, 王荣, 姚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23-6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部将已录用稿件的Word文档转换成专业排版文件时存在的出错概率多和编校工作量大的问题,给出了利用方正飞翔2011软件进行科技期刊排版的方法。5期《学报》排版的实践结果表明,对采用编校合一方法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该方法可达到编、排、校合一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期刊的编校质量和速度。
  • 办刊之道
    新形势下地方综合性医学期刊应创新办刊思路 ——《山东医药》北京编辑部组稿实践
    王雅琢, 戴良科, 欧一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26-6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医药》结合办刊工作中读者、作者、品牌、市场等需求,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优化稿源,2007年设立北京编辑部,依托首都地区名家参与办刊,并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打造品牌、多渠道创收等措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对地方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 办刊之道
    不断提升质量 争创一流中文科技期刊 ——《昆虫学报》办刊实践
    赵利辉, 袁德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30-6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昆虫学报》创刊60年来,秉承“关注国计民生,关注重大课题”的办刊方针和“朴实,严谨”的特色,一方面丰富和调整论文刊载方向,争取优质稿源,充分快速报道创新性成果;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编校质量,通过引导作者完善试验设计、提高撰写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以及格式的规范性来提升稿件的潜在价值;同时加强期刊宣传以提高影响力。在科技期刊国际化竞争大潮中,放眼世界,立足本土,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争创一流中文科技期刊,为世界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提供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探讨学科发展的顶级学术平台。
  • 论坛与笔会
    高校期刊编辑部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以河海大学期刊编辑部为例
    彭桃英, 高渭文, 徐娟, 许宇鹏, 骆超, 熊水斌, 王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34-6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海大学期刊编辑部为例,探讨了高校期刊编辑部文化建设的路径:凝聚力建设方面,确立期刊发展的战略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和奋斗拼搏的编辑部精神;制度建设方面,从组织制度、策划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物质文化建设上,主要加强稿件管理系统和期刊网站的建设。
  • 论坛与笔会
    国外学术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盈利模式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
    王磊, 孙守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39-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国外学术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入手,剖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传统盈利模式存在的弊端,说明品牌对学术期刊盈利的重要性和价值,并结合我国学术期刊的实际,提出了品牌延伸的学术期刊盈利模式。
  • 论坛与笔会
    科技期刊专题策划路径探析
    黄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42-6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题策划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工作,对提高期刊质量、彰显期刊特色以及提升期刊影响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介绍了科技期刊专题的特点——新、实、特,并指出因期刊类别、定位等不同而各有侧重;重点阐述了专题策划的关键路径与策略,包括追踪科技前沿、做好整体计划、加强应急准备、深入沟通交流、全面论证优化、迅速组织稿件、精心编辑布局、强化营销宣传、注重受众反馈和持续深入报道。
  • 论坛与笔会
    地学科技期刊策划的专题出版
    徐书荣, 潘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46-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际著名期刊争相分享学术资源的严峻环境下,中国科技期刊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保持刊物特色,加强专题策划意识,有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代表性地学期刊实施的专题出版思路,包括开辟短小精悍的专题栏目,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和区域性研究课题成果出版专辑,围绕学科发展方向策划专题,出版学术会议论文专辑,针对突发新闻事件出版专辑,出版纪念知名人物学术成果专辑。简要阐述专题的组稿途径及一些思考。提出在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正经历转型与变革的新形势下,专题策划承担着打造品牌影响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读者忠诚度的重任,近年来地学期刊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视内容策划和专题出版,提升了刊物的学术水平,这种办刊思路值得肯定。
  • 论坛与笔会
    学术期刊“三审制” 自尊自律准则
    刘大乾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51-6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期刊论文实行“三审制”是促进学术繁荣、学术规范的重要举措。“三审制”的核心功能在于强调注重学术成果报道方式和尺度方面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为学术期刊论文首创权获得社会认可,提供权威性佐证创造了先机,鉴定科学研究质量,传播科学研究成就,永久记录和存档科学研究成果。从审编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三审制”自尊自律遵循八条准则,略述了自律和他律之间关系。
  • 论坛与笔会
    实现科技论文高质量快速审稿的一点体会
    李秀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55-6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借鉴其他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刊多年论文审稿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质量高、速度快的科技论文审稿流程,为缩短论文审稿周期、快速发表文章奠定了基础。
  • 论坛与笔会
    客户关系管理在科技期刊经营中的应用 ——以《放射学实践》为例
    汪晓, 石鹤, 夏黎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57-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企业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列举了客户关系管理在医学影像学期刊《放射学实践》杂志经营中的应用。具体措施5条:①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完善会员资料库,为会员提供有别于非会员的优惠和优先服务;②利用广告客户已成熟的营销渠道,借船出海,将期刊发行引向终端读者;③制作专题专刊有针对性地投放市场,开展免费赠阅活动;④开发联合共办单位,集思广益,探索本行业(专业)领域共同发展之路;⑤召开专题讲座为主的学术交流会,传播最新最实用的影像技术,打造传媒影响力。
  • 论坛与笔会
    学术性期刊中的人文特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创办《名师》栏目的体会
    陈瑞芳, 张俊敏, 李菁锦, 王晓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60-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创办了《名师》栏目,阐述了做该栏目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建议学术性期刊可以在发表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人文特色的栏目,丰富期刊的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在科研人员中宣传和弘扬人文精神和学术道德,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现象,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行成和发展。
  • 论坛与笔会
    加强重点号选题策划 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 ——以《中华儿科杂志》重点号文章被引次数分析为例
    关卫屏, 游苏宁, 江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63-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高、中、低级别的重点号被引频次均数依次降低,分别为8.56、6.40、2.35;2008年高、低级别重点号被引频次均数8.29、1.68,而未组重点号两期各前7篇文章的被引频次均数仅为0.36。本研究验证了重点号选题策划对期刊被引次数有提升作用,读者能够 “敏感”地找到有价值的文章。
  • 论坛与笔会
    《中国肺癌杂志》中文DOI应用实践
    丁燕, 南娟, 王玥, 张莞, 刘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67-6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数字对象进行唯一、永久的标识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DOI在国外出版业发达的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中文DOI也为中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国际化打开了方便之门。本文通过《中国肺癌杂志》应用中文DOI的实践经验,探讨中文DOI在期刊网络化、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以期推动中文DOI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并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 论坛与笔会
    浅论手机科技期刊及其受众形态
    沈芸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70-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机报从2004年诞生至今发展迅速。在技术和政策推动下,手机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成为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亮点。结合对手机报——《新闻早晚报》的体验,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特征,并与手机报相比较,认为科技期刊在克服了某些问题后是可以融入手机媒体、推出手机科技期刊的。并对手机科技期刊的受众进行分析。
  • 论坛与笔会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
    马云会, 刘苏君, 王雅西, 王红丽, 谢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74-6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避免论文发表方面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华护理杂志》首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危害,之后采取了倡导学术诚信、建立完善的核查比对制度、提高编辑的辨别能力及工作效率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刊出的不端文献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 论坛与笔会
    药学论文学术不端的表现及责任编辑的应对策略
    康银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76-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年全部来稿和拟用稿进行两次查重,分析药学论文学术不端的种种表现,指出药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防治学术不端论文出版中采取的应对策略。
  • 人才培养
    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位问题
    夏朝晖, 聂卫东, 胡丹, 周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79-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科技期刊面临着不少变革和挑战,比如国际化、数字化以及经营体制改革等,编辑的人选及其工作方式也随之变化。分析了传统意义上科技期刊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设计、校对和反馈的特点,发现其中的部分文字加工及设计排版工作有些已可由专业语言服务公司、排版公司、专业软件或作者完成,如此可使编辑集中精力做好期刊的其他工作。人员和经费较少的科技期刊适宜选聘具备较高中英文文字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 “全才”型编辑(能独立较好地完成上述六艺);而规模较大的科技期刊也可以按编辑的学业背景和技术特点,将其分成学科编辑和技术编辑(又可细分为出版编辑、文字编辑、网络编辑等)。但选择什么样的人做科技期刊的编辑,编辑应该完成哪些工作,除了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更要考虑期刊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 标准化规范化
    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宋婷, 管兴华, 岳东方, 于建荣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82-6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标准推行以“相对分子质量”代替“分子量”已很多年,但是纵观国内发行的生物医学类中英文科技期刊,相关术语以及单位的使用仍然处于混乱状态。通过分析相关标准制定的原因、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生命科学》在执行相关标准过程中的探索,希望能够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 科技写作
    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语言特点
    黄媛, 陈莉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85-6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各40篇,建立了两个小型英文摘要语料库,对其摘要结果及结论部分的语言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描述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果和结论部分的语言特点。研究发现,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词汇量丰富,信息量大,情态动词使用较为婉转,较少使用复合句,多使用短语结构和名词化现象,较少使用被动语态,主动态有增多之势,结果部分多使用过去时,结论部分多使用现在时。
  • 编辑技艺
    不可忽视的环节“校异同”
    闻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88-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对在作者提供稿件电子版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排版后“校异同”重要性的认识,分析了科技论文编辑、排版过程中,隐性差错产生的规律及原因,提出必须有重点地认真进行校异同,应重点核查易出现隐性差错的地方,从而保证校对质量,并减少工作量。
  • 出版与发行
    我国医学期刊发行策略之探讨
    王炳彦, 董海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90-6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行是我国医学期刊发展中相对滞后的问题,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外期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国内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如何扩大医学期刊的发行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发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医学期刊要增强“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培养、引进营销型编辑人才,并将现代营销理论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多渠道拓宽市场,优化服务;大力宣传,提高知名度;密切与编委、作者、读者交流;并可关注患者,出版《病友》专辑。总之,医学期刊如何才能扩大发行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课题。
  • 刊史与人物
    论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的办刊特色
    段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94-6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画报》是中国科学社创办的中国最早的综合性通俗科普画报,创刊以后,依托图文兼备,通俗易懂,题材丰富,内容新颖,忠实读者,名家执笔六大办刊特色,《科学画报》很快成为一份家喻户晓的科普画报。
  • 刊史与人物
    近代中国生物学期刊发展的停滞与复苏期
    徐文梅, 窦延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97-6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考证,认为近代中国生物学期刊的停滞期是1937~1945年,由抗日战争前的近60种锐减到5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只有Sinensia坚持出版,其余4种也被迫停刊。后又创办过8种期刊,但出版期都很短暂,有的仅出版了1 期.这一时期的生物学期刊是极其艰难地出版着。复苏期是1946~1949年,首先是复刊了《中国生理学杂志》、《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等6种曾经很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期刊,其次又创办了10多种以发表应用性文章的期刊,其中以昆虫学研究为主。这一时期虽然得到一定的恢复,但还是未达到抗战前的水平,不过也为新中国生物学期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国动物学杂志》、《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分别是《生理学报》、《动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的前身,《植物分类学学报》的前身更是有《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丛刊》、《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汇报》、《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论文丛刊》4 种期刊。
  • 动态与简讯
    2012′ 科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研修班通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700-7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态与简讯
    《分子植物》2011年度影响因子5.546跨入国际植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之列
    周兆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60-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态与简讯
    中国期刊协会召开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19-6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态与简讯
    《科技伦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钱俊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84-6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动态与简讯
    欢迎订阅《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第二版)》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93-6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读者·作者·编者
    来信选登
    汪晓,倪向阳,黄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650-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