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20年, 第3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11-15
  

  • 全选
    |
  • 论坛
    社交生态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转译建构的逻辑与路径探析
    白岩, 高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269-1275. DOI:10.11946/cjstp.20200511047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交生态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转译建构的意义与方法。【方法】 借助传播学“传播可见性”概念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转译”概念,围绕作为社交平台驱动力的社交关系建构,厘清二者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内涵与联系,提出社交生态下中国科技期刊知识转译的生成逻辑。【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可依据社交生态下的平台技术配置和用户使用策略,从文本、关系和生态三个递进层面有效利用“传播可见性”促进知识转译的建构与提升。【结论】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围绕“传播可见性”建构契合社交生态的知识转译具有传播性和公共性双重意义,能够在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的同时,成为降低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

  • 论坛
    举办在线学术会议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
    张学梅, 马振, 王贵林, 张丽娟, 陈亚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276-1280. DOI:10.11946/cjstp.20200508047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组织在线学术会议对科技期刊品牌的影响,为同行选择会议举办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举办“《中国科学》电催化前沿”在线会议为例,介绍在线平台的选择、会议的筹备,分析会议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线会议的优势和劣势。【结果】 在线学术会议具有不受地域限制、宣传和传播范围广和视听效果好等优势,对科技期刊提升受关注度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论】 举办在线学术会议是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 论坛
    科技期刊嵌入的多重复合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治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281-1288. DOI:10.11946/cjstp.20200415038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探究科技期刊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响应国家号召,高质量、可持续地服务科技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生态隐喻和模型构建法,构造出科技期刊嵌入的多重复合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理顺期刊创新运作机制和复合系统构建路径。【结果】 科技期刊被嵌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后,形成身兼二任的次生生态,不仅是创新成果作者与多种科技创新主体的接口,而且上下联通不同层级创新生态圈,还衍生出动态自调节、协同共生、交互作用机制。【结论】 科技期刊强力嵌入并高效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理论和实践动力,并丰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层次、内涵。

  • 论坛
    开放科学背景下出版集团的开放出版政策转型与实践
    陈新兰, 顾立平, 刘金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289-1298. DOI:10.11946/cjstp.20200401032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和学术出版转型提供政策与实践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调研和政策跟踪扫描的方法,综述国际四大出版集团在文献阅读与访问、论文发表与出版、与利益相关方合作,以及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最新开放政策与实践。【结果】 各大出版集团通过与科研资助机构洽谈合作、大力拓展业务版图、发展新的开放获取模式和开发新的开放获取期刊来重新定义开放科学的方式。【结论】 我国科研主体应以集体形式与出版商谈判,同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宣传和交流,大力发展本土开放获取期刊,率先掌控数据权益,并持续关注与调研开放探索实践中的新挑战。

  • 质量建设
    2019年度JCR压制期刊的自引诚信分析
    叶青, 张月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299-1304. DOI:10.11946/cjstp.20200720067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33种压制期刊的自引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对中国科技期刊的诚信规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33种压制期刊及241种中国大陆SCI期刊相关计量指标,计算期刊当年影响因子相关自引率(Self-Citing Rate,SCR)和期刊自引导致学科分库排名变化率(Distortion of Category Rank,DCR),尤其是被压制期刊的国家、出版单位、学科以及分库排名等情况。【结果】 2019年度所有压制期刊均由自引率过高所致,主要分布于国际大型出版商及发达国家,学科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类期刊,学科分库中排名主要位于Q1~Q3区。【结论】 引文失真会对真正的学术记录造成危害,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学术影响力,失去了JCR的品牌效应。因此注重期刊引文规范,提升学术期刊诚信意识永远在路上。

  • 质量建设
    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声明的调查与思考
    杨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05-1310. DOI:10.11946/cjstp.20200324027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声明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期刊论文撤销处理办法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的中文学术期刊关于论文撤销的处理办法声明为样本,调查论文撤销办法的现状及其特征。【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日,14种期刊刊登了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声明,主要针对一稿多投、抄袭、造假、违反伦理规范等学术不端行为。制定办法的期刊所占比例偏低,内容有待健全。【结论】 团体机构应尽快出台相关的论文撤销规范,期刊和数据库应建立自己的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同时作者机构等也应共同参与,从而尽快净化我国学术环境。

  • 质量建设
    语料库视角下中外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以《热带作物学报》为例
    汪汇源, 董定超, 高静, 黄东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11-1316. DOI:10.11946/cjstp.20200502044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国际化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方法】 自建中外农业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以中文期刊《热带作物学报》与国外知名热带农业领域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为语料库来源,比较分析中文期刊英文摘要与国际期刊英文摘要在“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立场标记语使用方面的异同。【结果】 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对各个立场标记语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较少;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中文期刊作者对增强语的使用频率较国际期刊作者较多。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时表达立场的强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结论】 中文期刊作者应对标国际标准,加强立场标记语的学习使用能力,符合国际科技期刊论文摘要写作范式,努力提高中文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

  • 质量建设
    高校文科学报优化双盲评审制度的构想
    王文福, 路晓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17-1321. DOI:10.11946/cjstp.20200123006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高校文科学报软科学的属性,使稿件质量难于评定。为治理此现象,提出优化双盲审稿制度的构想。【方法】 将稿件预审和初审送审工作分离,助理编辑(或编务)接收来稿并按规程处理后,剔除作者信息,按专业方向交由栏目编辑,由栏目编辑完成初审和送审。同时,提出建立规范化的审稿模式,制定可量化的审稿标准,建立动态的匿名审稿专家库,创立文后审稿人署名制度,重视稿件终审,杜绝审稿漏洞。【结果】 所提出的优化双盲评审制度可优化审稿模式,规范审稿程序,使双盲审稿落到实处,规避编辑部内部“灯下黑”的现象,降低学术腐败的风险。【结论】 优化的双盲审稿模式可充分发挥期刊学术把关人的作用,提高高校文科学报的审稿质量。

  • 数字出版
    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王微, 唐果媛, 张颖, 周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22-1330. DOI:10.11946/cjstp.20200413037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建设提供参考与助力。【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播模式、盈利模式、人才队伍、保障条件方面还存在创新性不够、缺乏专业人才、还没有统筹规划与稳定支持等问题。【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探寻新媒体发展路径要有突破性创新;着力构建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在主管单位层面建立新媒体统一管理平台。

  • 数字出版
    面向实践的数据出版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许洁, 唐文辉, 夏心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31-1337. DOI:10.11946/cjstp.20200520051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当前数据出版实践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对策。【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数据出版的概念与一般流程;采用网站调研法,总结Scientific Data与《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两种数据期刊在数据存储、数据评审、数据引用3个关键出版环节的实践情况及差异。从科研人员的数据需求与权益出发,思考当前数据出版实践的不足与对策。【结果】 当前数据出版面临数据存储设施建设不足、数据评审体系不健全、数据知识产权争议较大、数据引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与挑战。【结论】 数据出版的多元主体应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科学数据存储,完善数据评审体系以保障科学数据质量,重视数据知识产权以推动数字资产管理,规范数据引用以促进科学数据共享。

  • 数字出版
    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特征及著作权保护调查
    杨克魁, 姚亚楠, 王志娟, 彭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38-1347. DOI:10.11946/cjstp.20191231091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特征及从业者对著作权认知、行为实践和关切现状,期望提升从业者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行合一”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出版人员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择68种2004年以来创办的医学电子科技期刊及18种已开展数字出版的医学科技期刊,使用自行设计的匿名自填式问卷,对以上期刊的主要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目前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已由纸质、光盘出版向网络出版过渡,但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建立了著作权保护制度,但侵权审查流程不够严密。从业人员对著作权保护及侵权的认知状况处于中上水平,70%以上在自我约束、非合理使用等方面有保护意识,但选择违法必究的比例不到1/3,目前数字出版著作权维护还存在诸多困难、障碍。【结论】 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尚需完善整体配套方案。医学科技期刊从业者的著作权维护意识较强,但实际保护行为较少。期刊出版单位应重视数字出版人才的“定制培养”,注重办公设备的合规性,提高应对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及纠纷的能力。

  • 能力建设
    医学学报类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调查及启示
    陈汐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48-1356. DOI:10.11946/cjstp.20200503045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医学学报类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现状,为医学学报类期刊提升专题/专栏建设质量提供支持。【方法】 选择9种有代表性的医学学报类期刊,统计这些期刊专题/专栏的栏目数量和载文量、栏目篇均被引频次和栏目篇均下载频次。统计并分析被引和下载频次较高的专题/专栏,以及发表时间较长但被引和下载频次较低的专题/专栏,并与同期非专题/专栏论文进行比较。【结果】 9种期刊都开设了专题/专栏,但专题/专栏数量及载文量不稳定,6种期刊的年均专栏数量≤3.0个,栏目平均载文量(3.21篇)较少。栏目延续性不佳,84.3%的专题/专栏只出版了1期,而延续性好的专题/专栏被引和下载频次均较高。除了综述、述评、指南类外,与肿瘤、感染性疾病、妇产科学、老年医学相关的专题/专栏数量较多,论文的下载和引用情况较好,远远超过同期非专题/专栏论文。但仍有 74.1%的专题/专栏的被引和/或下载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其中部分栏目的论文被引和下载情况并没有优于同期的非专题/专栏论文。【结论】 医学学报类期刊需要重视专题/专栏建设的调研,精心构思栏目名称,多渠道拓展、挖掘专家资源,避免专题/专栏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提升专题/专栏建设的质量和延续性,从而促进期刊影响力的提高。

  • 能力建设
    依托杂志平台优势,打造特色抗疫专栏——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新冠肺炎防控专栏”组稿实践
    贾泽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57-1362. DOI:10.11946/cjstp.20200319024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中国临床医学》首期“新冠肺炎防控专栏”成功组稿实践经验,为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临床医学》依靠杂志临床特色及平台优势,迅速制定策划方案,启动“新冠肺炎防控专栏”组稿工作,并采取制度保障、目标作者追踪、审稿流程优化、编辑出版流程改进等措施确保优质稿源及专栏顺利出版。【结果】 经过1个月的共同努力,首期“新冠肺炎防控专栏”顺利出版,共包括9篇论文,8.5万余字,涉及疫情防控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专栏论文优先出版后,获得较好的品牌效应及学术影响:截至2020年8月20日,单篇论文在中国知网下载量创杂志最高纪录,达6293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49次,篇均被引17.44次;杂志官微平台单篇论文浏览量达10862次,杂志官网平台单篇浏览7090次,均创杂志最高纪录;专栏论文刊出后吸引全国各地投稿近200篇,取得较好的集群效应及社会效益。【结论】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应依托期刊平台优势主动作为,积极策划组织特色专栏,既能体现期刊的社会价值及责任担当,又可有效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

  • 能力建设
    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策略分析——以陕西省科技期刊为例
    刘婵君, 付佳豪, 金宣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63-1371. DOI:10.11946/cjstp.20200324026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响应国家“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总体部署,探讨科技期刊抓住市场化机遇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方法】 以陕西省为中观尺度代表,通过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分别从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考察陕西省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现状。【结果】 主观指标调查结果反映了陕西省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两极分化态势,核心用户层认知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稳固,但内外断层明显;客观指标分析则印证了陕西省科技期刊“大而不强”的局面,发展良好期刊不少,但缺乏顶尖期刊。【结论】 结合调查结果,从品牌传播力、品牌说服力、品牌特色度和品牌公信力四个维度,构建一套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框架,该框架是包括全媒体矩阵构建、分众化传播、品牌期刊塑造以及热点事件参与在内的一系列关联方案。

  • 评论与分析
    国内检验医学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周丽, 张耀元, 曾蕴林, 王维朗, 王明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72-1378. DOI:10.11946/cjstp.20200429044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我国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启示。【方法】 从国内检验医学期刊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检验医学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对策。【结果】 检验医学期刊针对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以调整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主线,从检验医学期刊宏观结构、期刊生产要素升级、期刊构成要素如封面设计、期刊栏目、期刊载文数量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期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调整刊物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科技期刊内生动力。

  • 评论与分析
    我国出版伦理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玉乐, 李娜, 刘洋, 孙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79-1387. DOI:10.11946/cjstp.20200422040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出版伦理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出版伦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提升我国期刊的学术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8—2019年我国出版伦理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份、作者、地区、机构/单位、期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国内出版伦理领域相关文献总体呈增长趋势;出版伦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出版伦理相关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文献质量整体不高;研究人员之间缺乏协作,地区及单位间的合作有待加强。【结论】 我国出版伦理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建议应规范和完善出版伦理学科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出版伦理学术研究,强化出版伦理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刊物质量、增进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评论与分析
    被引频次结合Altmetrics得分、F1000评分用于生物医学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以2014—2017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为例
    谭贝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88-1393. DOI:10.11946/cjstp.20200330029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被引频次、Altmetrics得分和F1000评分指标对生物医学论文进行综合评价的可行性,为论文及期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2017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为研究对象,选择论文发表后3年被引频次、论文发表当年Altmetrics得分和F1000评分分别作为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同行评议的代表指标对论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是否OA出版对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影响不显著;F1000评分与被引频次弱相关,Altmetrics得分与F1000评分及被引频次均不相关;大多数论文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结果不一致,标准化后各指标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论文同行评议、社会影响力以及学术影响力情况。【结论】 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相互独立、互为补充、不可替代,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论文及期刊的影响力。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30周年暨中文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郭林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11): 1394-1395. DOI:10.11946/cjstp.20201125096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