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专辑

知识服务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万晓燕, 谢巍, 贺萍, 周玉荣, 孙冬花, 付成尧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11): 1376-1382. DOI: 10.11946/cjstp.202104070292
    PDF全文 (137) Rich HTML (4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与相关领域数据库相结合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多资源、多层次的知识服务内容,为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的范围及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整合生物学期刊网的3种中文学术期刊——《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科技期刊基于学科领域专业数据库提供知识服务的可能性及意义,提出设计思路及整体架构,探索科技期刊与不同类型数据库的合作方式。【结果】 经过实践,所提出的知识服务模式已在3种中文期刊中全面应用,促进了知识传播,提升了期刊影响力。【结论】 基于领域数据库的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实现了多资源、多层次的“网络化”“立体化”出版,可为读者提供广泛而精准的专业知识服务。此模式可供其他学科领域科技期刊、期刊群、期刊全文数据库参考应用。

  • 高丹, 何琳, 李章超, 尹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10): 1261-1268. DOI: 10.11946/cjstp.202104200340
    PDF全文 (181) Rich HTML (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在信息交流视角下,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探讨面向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科学信息交流模式框架,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分别从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视角,归纳总结国内外科技期刊所开展的知识服务。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期刊在服务模式、手段和渠道的差异,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应从集团化经营模式、自动化出版流程、基于微信矩阵拓展服务项目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知识服务体系,实现知识生产向知识服务的创新转型。
  • 朱瑶, 沈锡宾, 王海娟, 袁庆, 李鹏, 刘红霞, 王立磊, 朱甦琪, 孙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9): 1174-1180. DOI: 10.11946/cjstp.202104290367
    PDF全文 (264) Rich HTML (4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知识服务的知晓度、开展情况、面临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推动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向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发放知识服务调查问卷,从对知识服务的理解、开展知识服务相关工作的建设情况、未来开展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意愿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4份。调查显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自认对知识服务的认识程度较高,也考虑提供知识服务。但由于各编辑部数字出版的程度不同,他们对知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存在差异。大部分期刊虽然开展了类似的工作,但均以信息化服务为主,且规模化、系统性不足,很多编辑部也未将知识服务嵌入到工作流程中。未来,他们期望知识服务模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但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是编辑部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建设方兴未艾,编辑部应转变思想,科学研判自身优势,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探索知识服务新模式,加快从传统出版商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型。

  • 李晶, 刘天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7): 832-838. DOI: 10.11946/cjstp.202101140039
    PDF全文 (226) Rich HTML (3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演进脉络,为学术期刊进行知识服务转型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 以场景研究为理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在智能传播语境下的转型升级和风险认知进行分析。【结果】 场景研究扩展了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理论视野,总结场景构建的本质和实施路径,可对理解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演进脉络提供重要帮助,也可为智能传播语境下促进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重要思路。【结论】 场景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融合发展,既会对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和日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成为未来学术出版领域的重要议题。

  • 卜今, 朱思维, 周良佳, 江沛, 胡罡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4): 433-438. DOI: 10.11946/cjstp.202101120033
    PDF全文 (284) Rich HTML (11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国际STM出版集团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探寻对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有益经营理念。【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际STM出版集团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顺应时代和产业发展要求的经营理念贯穿四大国际STM出版集团的发展历程,从而指导STM出版集团实现数字出版代替纸质出版,从传统出版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变。知识服务是出版领域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共识,借鉴国际STM出版集团的经营理念对我国科技期刊抓住机遇、探求从传统出版业向知识服务的转型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 借鉴国际STM出版集团的经营理念,出版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出版机构转变观念,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核心数据竞争力并打造多元化技术平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从而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知识服务转型道路。

  • 陈汐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3): 372-381. DOI: 10.11946/cjstp.202010070867
    PDF全文 (381) Rich HTML (8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江苏省医药类学术期刊开展知识服务的相关情况,为小型医药类学术期刊社开展知识服务提供路径和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归纳出医药类学术期刊开展知识服务的路径和具体形式。搜索江苏省50种医药类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调查各刊开展知识服务的情况和程度。【结果】 医药类学术期刊开展三个层次的知识服务,包括基本服务、知识检索、知识发现、工具与应用、移动和社交服务及多媒体服务。期刊知识服务情况与期刊影响力有关。江苏省大部分医药类学术期刊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知识服务,但各刊在知识服务层次和形式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结论】 江苏省医药类学术期刊应完善知识服务形式,挖掘知识服务深度,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运用先进出版技术,扩大用户体量、增强用户黏性,利用期刊集群开展出版融合服务,有条件地开展付费知识服务尝试,为期刊发展赢得更多空间。

  • 夏登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2): 247-253. DOI: 10.11946/cjstp.202008010709
    PDF全文 (302) Rich HTML (6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探究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措施与能力提升路径,以期科技传播能更好地对接科学研究过程,引领并促进科研创新。【方法】 分析知识服务介入知识创新与生产过程的目标与策略,探讨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相互促进的方法与路径。【结果】 科技期刊以“导引科研目标”与“促进创新协同”为核心提供知识服务,可助力科研攻关,提高知识的生产效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可使知识传播由“吸引注意信息到达层”提升到“引起目的变化的知识改变层”;而提升媒介表达能力,满足社交平台中“寻求对话与参与”需求,可让知识服务快速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 提升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能力可以加速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促进知识流通与应用,改变传统期刊“内容资源提供”的角色,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率。

  • 沈黎,刘英,高丛菊,迟殿元,何成伟,赵金鑫,陈静静,李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 30(12): 1343-1351. DOI: 10.11946/cjstp.201904010220
    PDF全文 (189) Rich HTML (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护理人员知识服务需求和付费意愿调查,探讨护理科技期刊构建护理领域知识服务付费平台的途径。【方法】 2018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59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制的《护理人员知识服务需求与付费意愿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知识服务的了解及使用现状、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专业知识服务需求、对护理类知识服务产品的付费使用意愿4个方面。【结果】 调查对象以女性、本科学历、工作年限>10年、三级医院、一线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为主。护理人员最常使用微信进行知识服务消费,认为目前医学知识服务平台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内容太碎片化,不够系统;他们期望能从知识服务平台获得临床知识、科研写作、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经验、职业规划/学业选择发展的专业建议等内容,偏好以专栏订阅、付费讲座或培训为主的服务类型,形式以视频或图文为主,课程时长在11~30 min,每次付费金额在30元以下。【结论】 护理人员对线上知识服务的需求具有专业特殊性,护理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优势,在内容设置时应结合用户需求和临床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 向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29(11): 1091-1096. DOI: 10.11946/cjstp.201807270674
    PDF全文 (809) Rich HTML (3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升大数据时代学术出版系统内部生产管理流程的效率和对外信息服务的能力,探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流程的重构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 综合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流程的推进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结果】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加速学术传播,推动出版流程各个环节之间数据传递和支持,从而重构智能化的学术出版流程,实现出版流程的选题策划便捷化、编辑加工流程自动化、生产印刷流程按需化以及营销发行流程精准化,还可以大大提升学术出版的知识服务能力,实现知识服务的行为智能化、思维智慧化、场景可视化、途径多元化和传播生态化。【结论】 出版流程和知识服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学术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学术出版系统从低层次传播到高层次服务的价值功能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 王妍,李冉,陈银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29(11): 1072-1077. DOI: 10.11946/cjstp.201805300484
    PDF全文 (581) Rich HTML (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实践受到技术与内容双重阻滞的背景下,探讨其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方法】 基于创新理论框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当前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尤为薄弱的资源配置与组织创新模式。【结果】 开放科学极大拓展了知识资源,知识付费促进知识资源生产方式迅速迭代,二者为资源配置与组织创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结论】 学术期刊应以开放服务思维变革知识服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积极利用开放知识、开放工具和平台建立桥梁,驱动用户把知识服务深度嵌入自身活动过程,使之成为支持用户创新的强大工具。

  • 陈建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12): 1099-1103. DOI: 10.11946/cjstp.201707170592
    PDF全文 (1230) Rich HTML (26)   可视化   收藏
    Baidu(3)

    【目的】 探讨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创新理论、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模式,从而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针对科技期刊对知识服务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具体障碍进行分析论证,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分析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了自定义的、有区别于图书情报学的知识服务概念和特征,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在载体创新方面,单一媒体向多媒体的应用转变,拓宽知识服务渠道;在方法创新方面,开展集约化协同知识服务,重塑工作系统,改变传统编辑流程;在模式创新方面,在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中实现从双盲服务到阳光服务。【结论】 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应在理论、载体、方法和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应用现代社会最新的技术载体,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模式,提升知识服务水平,从而拓展科技期刊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前景。

  • 王妍,陈银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10): 929-935. DOI: 10.11946/cjstp.201706250514
    PDF全文 (1032) Rich HTML (21)   可视化   收藏
    Baidu(6)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基于移动应用的知识服务模式,旨在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经验研究和实践操作相互支撑,提出发展策略。【方法】 通过清博指数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分析,选取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性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库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和学术微信公众号,结合其功能及线上线下活动分析学术期刊微信知识服务现状。【结果】 学术期刊以知识资源的单点开发为生长点,逐渐形成了用户定制型、行业应用型、知识体系型等知识服务模式。【结论】学术期刊应明确知识服务内外有别,策划在前、组织在后,重视增量资源的开发,提供与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适配的知识服务。

  • 陈晓峰,云昭洁,万贤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9): 805-809. DOI: 10.11946/cjstp.201705170384
    PDF全文 (1172) Rich HTML (24)   可视化   收藏
    Baidu(4)

    【目的】 探索与作者、读者需求精准对接、经济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服务模式,助推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方法】 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期刊运营实践,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知识网红IP、在线视频课程、线上知识问答、资讯订阅定向推送、热门主题圈、在线研讨会直播6大精准知识服务模式,并提出具体实践路径。【结果】 这6大模式能够破解当前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模式单一、用户主体不突出、经济效益不显著等难题,实现用户知识的高效共享与变现、编辑功能的回归与期刊价值再挖掘。【结论】 学术期刊应改革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精准知识服务实现期刊、编辑、作者、读者多方共赢。

  • 匡登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1): 72-78. DOI: 10.11946/cjstp.201507220679
    PDF全文 (1052) Rich HTML (10)   可视化   收藏
    Baidu(7)

    【目的】以PLoSOAJ网络平台为例,研究开放存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路径与功能,为国内开放存取平台建设者和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存取期刊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对PLoSOAJ网络平台在知识服务中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的发掘,展现平台提供的自主自助、互动的知识服务。【结果】PLoSOAJ网络平台提供的知识服务,包括自主式检索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和社交媒体互动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互动交流需求。【结论】PLoSOAJ网络平台提供的知识服务,若增加图片检索功能、移动APP,加强与文献管理软件的联用,可进一步增强服务效果。

  • 汤超,胡冰,郑继承,杨蕾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3): 275-280. DOI: 10.11946/cjstp.201501040011
    PDF全文 (1135) Rich HTML (24)   可视化   收藏
    Baidu(9)

    目的 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概念,希望为其他科技类期刊开展全媒体知识服务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从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构建科技期刊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结果 提出以数字出版平台为核心,构建该服务体系的结构模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建立科技期刊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其在探索中的创新与发展前景。结论 通过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向全媒体的转型是科技期刊数字化改革的一种较为稳妥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

  • 任艳青, 陈培颖, 胡蓉, 刘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5): 688-692.
    PDF全文 (1680)   可视化   收藏
    Baidu(21)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文献功能,本文提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系统的概念,并以《自动化学报》为例开发了一个专业知识高效创新、传递与共享的学习型知识服务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服务对象、功能模块以及应用价值。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对专业领域的读者、研究者、编者均有很大帮助,并能促进科技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推动科研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