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22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6-15
  

  • 全选
    |
  • 封面
    封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77-6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录
    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78-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专刊序
    初景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79-679. DOI:10.11946/cjstp.20220719055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案例研究
    文彦杰, 张帆, 杨柳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80-687. DOI:10.11946/cjstp.20220505034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 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 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 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提“质”增“量”协同助力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与实践——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为例
    王洪宇, 周海燕, 罗东, 杜晓宁, 张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88-695. DOI:10.11946/cjstp.20220328021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践探索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增加发文量的策略,以此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文献计量、对比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列举实证等方法分析讨论各项措施对论文提“质”增“量”条件下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效果。【结果】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采取提“质”增“量”措施后,取得以下显著成效:论文从录用到在线发表周期缩短约20天;近5年内年发文量增加约312%,印刷成本降低约8.3%,成本结构得到优化;各项期刊评价指标得到提升,高被引论文数量增加。【结论】 论文提“质”增“量”的策略可以提升期刊影响力,有利于期刊良性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新创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实践举措——以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为例
    田媛, 王薪薪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96-703. DOI:10.11946/cjstp.20220225011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为我国科技期刊特别是新创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方法】 以新创期刊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绿色化学工程(英文)》,以下简称GreenChE)为例,总结GreenChE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和举措,重点从人才队伍、稿件质量、多维度传播等方面进行探索讨论。【结果】 从筹备至今,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发展,GreenChE已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效,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先后被DOAJ、Scopus、CSCD等数据库收录。【结论】 新创英文科技期刊在筹办与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在借鉴成功办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GreenChE的实际,进一步探索出设置编委分类名单、打造期刊品牌效应、细化邮件推送策略等特色举措,从而实现新创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国内外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分析对比及思考
    史强, 卢珊, 徐秀玲, 安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04-712. DOI:10.11946/cjstp.20220228012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际及国内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进行分析对比,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信息搜集、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等手段,对国际科技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我国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比差异,作出总结和思考。【结果】 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为代表的我国科技期刊在COVID-19报道中有许多优秀表现,但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在学术影响力、栏目多样性、国际科技及大众媒体影响力、医学领域优质稿源竞争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结论】 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应对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断补齐短板,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
    高磊, 王俊丽, 寇凤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13-718. DOI:10.11946/cjstp.20220317017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开展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刘洋, 李娜, 赵娜, 李玉乐, 董哲, 孙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19-728. DOI:10.11946/cjstp.20220507035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视频化时代下,通过《协和医学杂志》开展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具体实践,总结医学期刊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有效运营方法及现存问题,为期刊同仁提供思路及借鉴。【方法】 介绍《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开展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优势及效果,并从视频选题、内容制定、类型把控、视觉表现和传播渠道5个方面分享运营策略及典型案例。【结果】 《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在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发展中通过锚定黄金栏目开展高起点系列选题策划,基于不同用户需求差异化制定视频内容,打破藩篱实施短中长视频全线发展,并创新探索MG动画与AI语音融合的视听表现,结合多平台分发、多渠道引流等综合运营措施,增强期刊内容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成效显著。【结论】 医学期刊应抓住视频发展机遇,以多维度综合运营开创知识类视频新干线,为医学期刊视频内容传播拓新局。同时在实践中应注意发布规律、编辑素养、资金投入及长效发展布局等问题,从而坚实期刊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知识内容传播影响力。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科技期刊视频号短视频运营实践——以《遥感学报》为例
    尤笛, 边钊, 李薇, 闫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29-734. DOI:10.11946/cjstp.20220519040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遥感学报》视频号短视频运营为具体案例,通过分享视频制作各环节的实践经验,提出短视频运营现存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方法,以《遥感学报》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短视频的整体规划、主题内容、素材收集、剪辑制作、宣传推广、效果追踪等环节分享实践经验。【结果】 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可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容、人员和传播力度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结论】 短视频运营上,科技期刊可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来丰富短视频的内容,多渠道打造专业团队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媒体矩阵联动、频繁发布高质量作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促进短视频平台和科技期刊内容的有效融合和传播。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陶晴, 郑雅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35-745. DOI:10.11946/cjstp.20220211008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发现并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于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界定,梳理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结果】 目前存在应用场景单一、技术层次较低、缺乏面向出版单位的系统性和一体化平台、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其背后是出版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服务商进入壁垒较高、底层数据利用不充分、核心人才缺乏这4个方面的原因。出版单位和技术服务商应从坚持需求牵引、加强技术储备、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加强技术开放、增强应用可信度、提高从业人员人工智能素养这5个方面促进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结论】 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仍不充分,应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尝试,未来人工智能可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业发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变革。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中国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的探索研究
    孟美任, 张恬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46-755. DOI:10.11946/cjstp.20220321018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立足于当下数字科研基础环境,面向科研生命周期,调研剖析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应用场景。【方法】 遴选国内外典型的“区块链+出版”服务创新案例,从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用户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分别从科研要素、同行评议、贡献认定、科研评价、科研诚信5个方面梳理分析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归纳总结“区块链+出版”的全过程解决方案。【结果】 综合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和态势分析模型,构建PEST-SWOT矩阵,分别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分析我国“区块链+全过程出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增长型策略(优势-机会)、扭转型策略(劣势-机会)、防御型策略(劣势-威胁)以及规避型策略(优势-威胁)。【结论】 区块链技术能够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充分发挥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中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较为全面而客观的理论依据。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作者、编辑二维视角下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的发展路径——基于对重庆市CSCD期刊的SWOT分析
    胡玥, 胡英奎, 梁远华, 王维朗, 薛婧媛, 郭飞, 游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56-762. DOI:10.11946/cjstp.20220213008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现状,提出期刊增强出版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重庆市2021年入选CSCD的期刊为数据统计源,利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期刊增强出版发展的外部机遇和面临的威胁、本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梳理重庆市CSCD期刊在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刊3种传播媒介的增强出版现状。【结果】 增强出版是目前期刊正在积极尝试的重要出版形式,在微信公众平台、网页方面的增强出版效果良好;而纸质期刊单篇论文的二维码使用率低,实验数据、过程视频材料不丰富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 从编辑角度来看,编辑应在出版过程中主动融入增强出版,加强与作者沟通,发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组建新媒体人才队伍,完善增强出版的二次加工。从作者角度来看,作者应主动加强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意识,提升论文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提高增强素材的系统性、准确性、清晰性,有效促进知识共享,为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提供增强出版的创新发展思路。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代表性期刊发文热点及学者构成分析
    罗丽丰, 郭文姣, 张亚男, 郝宁, 张晓雪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63-775. DOI:10.11946/cjstp.20220407025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17种代表性英文科技期刊进行大数据可视化比对分析,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本聚类分析、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内容调研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多视角比较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多个学科分类中英文科技期刊与国外对标期刊之间的差距,如前沿热点跟踪、热点作者追踪,以及其他文献计量学等方面的客观表现差异。【结果】 国外期刊的总体优势大于国内对应期刊,但国内期刊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期刊的差距。ESI数据库前沿热点研究中美国占比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的占比正在不断上升,并在植物和动物学科领域中赶上美国。17种期刊中国外期刊的作者国际化程度并不都高于对应的国内期刊,有的国内期刊的作者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尤其是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国外各刊的核心作者国家来源都是美国居首,国内各刊的核心作者国家来源都是中国居首。【结论】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在某些细分领域追赶上美国,因此国内英文科技期刊需要逐步加大发文体量或是培育新刊以适应国内科研成果的发表需求,吸引正在外流的国内高水平稿件。国内期刊在发文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紧跟科研热点与前沿的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宗旨和范畴,稳扎稳打、逐步发展。国内期刊要不断发展和培育核心作者,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高水平稿件。

  • 编辑出版新技术与新业态研究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现状调研及策略建议
    王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76-783. DOI:10.11946/cjstp.20220507035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聚焦开放同行评议中“内容公开”这个方面,提出实施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具体建议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出版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文献梳理、数据库检索、网络查询方法掌握国际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现状,并通过案例法对已经实施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几种典型期刊进行案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方法了解磁共振学科领域学者对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态度和见解,以及对各种措施的认可程度和倾向性。【结果】 基于调研分析结果,归纳对比同行评议内容公开不同实施细节上的优势、劣势;针对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科技期刊出版实践,分别从公开要素、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性以及解决“审稿人压力大”和“稿件处理周期延迟”问题这4个具体方面,梳理总结出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案并提出若干条具体的策略建议。【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无论是体量还是创新模式都落后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我国相关领域期刊推行同行评议内容公开具备领域内学者意愿基础,是有必要并完全可行的。基于所提出的同行评议内容公开实施策略建议,我国科技期刊可积极地、逐步地探索开放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促进我国期刊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议向着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方向发展。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高霏, 张光, 徐佳亿, 邓强庭, 王丽丽, 张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84-794. DOI:10.11946/cjstp.20220430033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情况,汇总与梳理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与提升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开展调研,并结合文献调研整理、数据分析与对比分析完成研究。【结果】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处理制度建设上的整体表现较好, 普遍树立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建设意识,在整体制度建设及学术不端调查与处理阶段,能够主动借鉴国际通行惯例;少部分期刊制度建设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加强,真正实现透明、公平公正与负责任的学术出版。【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依旧处于建设与完善阶段,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现状的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科技期刊出版诚信建设现状评估及发展建议
    肖玥, 翁彦琴, 王治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795-805. DOI:10.11946/cjstp.20220508035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涵盖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的诚信制度与举措为切入点,综合评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诚信建设现状,了解科技期刊诚信建设中的成效与短板,推进我国科技期刊诚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方法】 设计期刊层面的出版诚信问卷,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各刊自评估与期刊整体诚信建设情况。【结果】 参与调研的科技期刊建设水平整体良好,具备基础制度与审查程序,但仍存在规定细粒度不足,举措开展与落实情况不透明等问题。其中卓越期刊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诚信体系,能够紧跟国际动态、推进新兴规范。【结论】 科技期刊出版诚信建设需做系统性设计,通过填补建设空白点和新兴点,提高全流程处理透明化和有序性,确保程序上能够防范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同时,重视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能动性,发挥科技期刊的诚信教育引导作用,促进科研诚信生态环境的完善。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学科专业布局对比研究及启示
    张广萌, 张莉, 陈禾, 赵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06-812. DOI:10.11946/cjstp.20220517039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进行对比研究和特点提炼,为国内高校出版社优化期刊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案例探究和对比研究方法,按出版规模分层次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布局进行研究,得出启示。【结果】 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呈现出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布局均衡,重视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期刊布局的特点,期刊布局中专业化学科集聚特色显著,并跨越传统学科,推出新期刊概念以更好地应对开放科学发展。【结论】 高校出版社应分阶段做好科学合理的期刊布局:细分学科领域,面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领域,以域育刊;单刊和集群联动,以刊带群形成完整知识服务网络体系;具备一定水平和规模后,均衡布局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以齐全的期刊学科门类、统一的办刊标准实现对学术资源的有效汇聚,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和研究成果的海内外传播。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中国化学会期刊集群平台建设的探究和实践
    郝临晓, 周素坤, 郑素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13-816. DOI:10.11946/cjstp.20220226011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现有条件下我国建设化学专业刊群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我国专业期刊集群建设和期刊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以中国化学会期刊集群的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在我国期刊发展现有环境下化学专业刊群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启示。【结果】 中国化学会通过专业期刊集群建设、数据整合,为我国化学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国产优质化学期刊提供一个重要的展示、合作平台,但在规模、学术质量、运营方面仍有很大差距,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结论】 专业刊群建设应勇于突破固有观念屏障,以优质数据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集群优势,构建期刊协同发展格局,为我国相关专业学科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科技期刊办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基于多渠道招聘信息的深度挖掘
    高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17-825. DOI:10.11946/cjstp.20210822067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从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等多方面深度解析科技期刊的用人需求,旨在审视并反思招聘工作的不足和缺陷,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匹配,提升招聘实效。【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解析多种渠道(包括招聘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长达29个月的258份网络招聘信息。从岗位名称、主办单位、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作方式、招聘范围、招聘流程、薪资福利、聘用方式和工作地点10个方面深度分析科技期刊对办刊人才的现实需求。【结果】 科技期刊对办刊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需求类型和用工形式都呈现多样化趋势;稿件编校仍是科技期刊办刊人才的核心工作职责,且“运营新媒体平台”等内容越来越重要,“打造服务模式”等要求更高的工作内容也慢慢显现;与其他行业相比,科技期刊对应聘者的年龄限制并不严格,但更青睐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应聘者,而且大部分期刊希望应聘者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团队合作精神”等是科技期刊最为看中的前5项素质,同时也较为重视从业忠诚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科技期刊所提供的薪资福利待遇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结论】 科技期刊需提高对招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相应环节,并通过提升薪资福利待遇等强化行业吸引力。

  •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研究
    关于优化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育路径的研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六省/直辖市青年编辑的调查分析
    孙昌朋, 郎朗, 林萍, 陈望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26-832. DOI:10.11946/cjstp.20220328021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现状,针对地区差异提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育路径。【方法】 对我国六省/直辖市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发放问卷,对青年编辑的基本情况、参加培训/继续教育情况、参加比赛情况以及对编辑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主观感受等内容进行调查,最终共获得371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结果展开统计分析。【结果】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多热爱编辑工作;东、中部地区青年编辑的薪酬待遇高于西部地区(P<0.05),但青年编辑对薪酬待遇的总体满意度仍不高;西部地区青年编辑参加编辑竞赛的比例高于其他两地区(P<0.05),但整体参赛比例仍然较低;东、中部地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频率高于西部地区(P<0.05),仍有部分青年编辑未参加过入职培训;青年编辑的精神压力状况不存在地区差异(P>0.05),但约60%被调查者认为有工作压力,37.20%的编辑有改行想法。【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低收入青年编辑的待遇;鼓励参赛比例不高地区的编辑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比赛;加大青年编辑继续教育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注重“精准化培训”“差异化培训”及入职培训的普及;关心青年编辑身心健康,切身倾听青年编辑期许。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 年重点选题指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695-6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2022 年研究课题立项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33-833. DOI:10.11946/cjstp.2022072105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融汇线上,共促期刊视频传播发展与创新——学术期刊新媒体视频内容传播经验分享及平台运营能力提升公益线上微课圆满成功
    刘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34-834. DOI:10.11946/cjstp.2022072105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沙龙“新时代青年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策略”在南京成功举办
    丁佐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6): 835-836. DOI:10.11946/cjstp.202207210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