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07年, 第1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15
  

  • 全选
    |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年 第18卷 第5期(PDF格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29-9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外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经营发展的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29-7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外科技期刊的主要经营模式、经营方式,对国外科技期刊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如市场调查、期刊策划和规模化经营进行了介绍,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可行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向。
  • 科技期刊的品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33-7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期刊的特点、属性和功能;论述了科技期刊品位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品位的途径和若干措施。
  • 建立科技期刊对科技发展快速反应运行机制的初步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37-7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学术论文快速发表要素入手,提出建立科技期刊对科技发展快速反应运行机制的初步思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高效的学术造诣强责任心强的专家库及编委会建设;②不断提升学术质量的审稿流程制度建设;③网络审稿流程平台建设;④网络编辑程序及网络编辑规范标准的建立;⑤科技论文发表介质多样化、发表时间多样化机制的建立;⑥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⑦科技期刊与科技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国外优秀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与我国优秀中文期刊网站的互动。通过科技期刊对科技发展快速反应运行机制的建立,使我国优秀学术成果及时展示,同时及时捕捉国外优秀科研成果,进一步带动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 开放存取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41-7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放存取是21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科技文献出版模式。它的理论与实践对西方科技期刊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为我们如何把中国科技期刊做强做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 创新出版管理体制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46-7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创新的角度,全面探讨了实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管理体制。所探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涉及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和发展。
  • 编辑在科技期刊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意识的确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49-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科技期刊改革中编辑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意识的影响因素,认为在科技期刊改革中编辑职业素质和编辑整体的职业影响对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确立起着决定作用,编辑对编辑素质的提高、编辑职业影响力强化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编辑在改革中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期刊改革的推动力。
  • 情感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52-7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依据普通心理学的原理探讨了情感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及重要性,并就情感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 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55-7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实现开放存取的模式和途径。开放存取期刊是实现开放存取的“金色之路”,文章重点研究了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开放存取出版的模式。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开放存取出版3大类模式共计11种具体模型:第一类为传统印刷期刊+后印本存档模式,具体包括个人主页开放存取、个人博客开放存取、网络集成代理开放存取和电子印本开放存取仓储4种模型;第二类为混合型OA期刊模式,包括双重模式开放存取、延迟开放存取、部分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索引4种模型;第三类为创建型OA期刊模式,具体包括基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的开放存取和多元融资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3种模型。
  • 加入PubMed Central的实践及其对期刊的积极影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61-7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ubMed Central(PMC)是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下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创立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全文数据库。PMC只接收采用国际同行评审制度的期刊,对收录的期刊有科学及编辑质量、数据文件质量两方面要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JZUS—B)是中国第一家通过PMC评审并被收录的期刊。PMC要求期刊提供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或SGML(通用标记语言)格式的全文文档。我们在熟悉PMC“期刊出版文件类型定义”(Journal Publishing DTD)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程序,并辅以手工操作,实现了准确快速制作符合PMC要求的数据文件。借助NCBI这个极具影响力的平台,可以促进作者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与境外合作在内地出版的期刊基本状况的调研及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66-7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与境外合作在大陆出版发行的期刊的出版数量、种类、合作性质、合作双方等的基本出版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关于科普期刊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71-7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普期刊快速地融入市场使得科普类期刊现行的评估标准与之不相协调。科普期刊工作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期刊的评估标准。改革或完善评估体系势在必行。现行体系存在与科普期刊工作者关心的话题相距较远,未能考虑科普期刊的市场属性,未能区分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的质量,部分指标归类不合逻辑等问题。建议构建新的科普期刊的评价体系,可以分成综合性评价和单项指标的评价(如编辑质量的评价),并认为评价可从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着手。
  • 评价学术期刊的新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75-7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h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并将其作为一个新文献计量指标应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中。分析h指数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探讨h指数的优缺点,简单介绍其他学者为弥补h指数的不足而提出的其他相关指标。
  • 上海市139种学术期刊国际化(国际化显示度)试评价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78-7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和完善学术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对上海市2004年出版的139种学术期刊进行了试评价。按照六大部分62项指标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139种学术期刊按大学科分类比较其国际化程度为:基础科学类〉医药卫生类〉工业技术类。文章认为,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可为上海市有关管理部门制订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作依据,并为同行加速期刊国际化进程作参考。评价指标本身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基于CJCR和CAJCCR的浙江省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86-7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CJCR和CAJCCR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指标对浙江省高校学报及其在全国学报中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若干提升浙江省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策略。
  • 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的变化看我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91-7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2001—2005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资料,分析了我国10种中文大气科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及平均引文数在5年中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都在提高,并且提高的幅度比《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要高;大气科学类期刊的平均他引率维持在0.7左右,比值偏低,个别期刊的自引率过高;各期刊的来源文献量稳定提高,在缩短出版时滞、增加页数或增大开本时会有明显变化;大部分期刊的平均引文数都有所提高,其平均提高数量高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所有期刊的同年平均值。介绍了我国4种英文版大气科学类期刊的基本情况。通过几种指标的分析与比较,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大气科学类期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 我国药学类期刊走向SCI之路探悉——以《中国天然药物》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95-7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药学类期刊只有《中国药理学报》被SCI收录。本文在综合分析了药学类SCI期刊办刊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药学类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以《中国天然药物》为例,提出了如何根据其原有特色循序渐进,从而进入SCI源期刊的相关策略:①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吸引国外研究人员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期刊在SCI源期刊的引用率;②建立网上稿件管理系统,缩短发表时滞;③制定相关政策如采取组稿等方式以吸纳国内外原创性研究论文,争取稿源国际化,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与被引用率;④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采用同行审稿模式以提高审稿质量,同时提高编辑鉴审能力,确保发表论文的质量;⑤提高英文摘要的质量,丰富摘要的信息量,以高质量英文摘要为突破口,为办好全英文期刊做准备。
  • 农业资源环境类核心期刊引文特征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798-8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2种农业资源环境类核心期刊的引文类型、篇均引文量、引文量变异系数、引文量年度变化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此类期刊文献利用的特点。
  • 基于Web of Knowledge的乙型肝炎文献计量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02-8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97~2006年关于乙型肝炎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对乙肝研究的期刊分布及其发文来源的机构和作者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热点文章进行评价。在乙肝研究期刊中,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和Journal of Hepatology等最值得关注,这些期刊所发表论文的研究机构和作者来源集中度高,研究成果的特征也更明显,值得乙型肝炎研究者及期刊工作者关注。
  • 中文肿瘤学期刊中英文论文的质量评价及被引情况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08-8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种中文肿瘤学期刊刊登的所有英文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被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文论文的总体质量较好,而被引次数却较低,有近一半的论文未被引用;但有的期刊中的英文论文被引情况较好,与该刊同期刊登的中文论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笔者认为,在一些学科内影响比较大、且被国外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核心期刊中发表一些质量较高的英文论文的做法可为创办全英文版期刊积累经验,而不会明显影响论文的被引情况,因此该做法在现阶段值得继续。
  • 准确著录英文论文中引自国内编辑类期刊的文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11-8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997~2006年国内作者在《Learned Publishing》和《Scientometrics》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的调研和统计发现:国内作者在这两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引用的来自国内知名编辑类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准确性较差。举例分析了引文中出现的刊名错误、姓名错误和题名错误,指出作者应重视参考文献著录,同时期刊要提供高质量的英文目次和英文摘要,以降低著录错误率并扩大国内编辑类专业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
  • 网络传输中的图文混编和版权保护措施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15-8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利用简单动态网页设计技巧,解决科技期刊在线编辑系统在网络传输中的图文混编以及著作权保护等问题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 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效应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17-8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传播已是大势所趋。在此环境下,文章分析了学术期刊网络化传播产生的与纸介质传播不同的效应,包括矩阵化效应和场效应;并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网络化传播对阅读行为的改变:从读刊到读篇、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搜索、从逐面式阅读到逐点式阅读及联通式阅读。为学术期刊在新形势下适应网络化传播提供了参考。
  • 出版单位如何选择适合的网络出版技术提供商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19-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括了网络出版技术提供商的技术与服务,对国内典型的技术提供商作了述评,可为出版单位在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时选择适合的技术提供商提供参考。
  • 利用Photoshop处理科技期刊插图的几种技巧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22-8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由CorelDraw从Word转换到Photoshop的插图有时线条过细不清晰、灰度图颜色模糊表达不清等问题,利用Photoshop的吸管工具和图像调整曲线功能对插图进行处理,提高期刊插图清晰度。同时研究了在Photoshop下灰度图保存为位图时位图类型的选择技巧,解决了灰度图不能进行图文混排的难点,从而大大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 科技期刊的良性化运作——《长江蔬菜》办刊实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24-8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工作实际的总结,从期刊的专题策划、期刊的办刊效益、编辑力量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期刊良性化运作的具体方法。
  • 《中国能源》办刊实践与提升创新能力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26-8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中国能源》的主要办刊实践:关注热点,增强办刊实效性针对性,发挥媒体优势,努力扩大影响,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期刊整体创新能力的初步恩考。
  • 从困境中走出——《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创刊与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28-8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在创刊及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并通过创建成功的实例得出办好学术期刊的几条经验:即要正确定位、突出特色、优质服务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刊物才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条件和有效发展的空间。
  • 争取优质稿源 提高省级学报质量——《福建农业学报》办刊实践谈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31-8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当前学术期刊优质稿源的流向和存在问题,提出省级学报争取优质稿源是提高期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并结合《福建农业学报》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提升省级学报稿源质量的有效途径。
  •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走专业化、特色化办刊之路的体会——以《中国兽医学报》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34-8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兽医学报》的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兽医大学学报》,1994年学报依托本校兽医专业的学科优势,实现了由综合性高校学报向专业性学报的转变。学报狠抓期刊质量,在特色化、精品化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供编辑同仁参考。
  • 资源共享 集约运作 努力实现学报各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集约化办刊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37-8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合并带来了编辑部的合并。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积极探索集约化办刊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编辑主体业务体系集约化构建为中心、以编辑服务体系(信息化办公室、英文编辑中心、录排中心、综合办公室)为支撑、以编辑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控与考核办公室)为质量监管的办刊格局,初步呈现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特征。
  • 水产技术性期刊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探索——以《淡水渔业》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41-8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我国水产专业期刊的类型及近年的改革动态;指出在稿源、发行、经营、期刊评价等方面诸多不利是水产技术性期刊改变办刊方向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淡水渔业》2006年初确定由技术性期刊转型为学术性期刊前的一些思考以及为顺利转型进行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 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45-8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来由和原意,联系我国科技期刊界在建立这一体系中的作用。由科技期刊编辑界的现实状况出发,提出可能起作用的方面。特别是认为:发挥科技期刊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管理办法和体制,发挥办刊者的积极性。
  • 论期刊的创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50-8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期刊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定位、栏目设置、选题、内容、封面和版式、风格特征、营销理念、经营理念、编辑理念、管理等各个环节。指出唯有创新,方能不断丰富期刊的品牌附加值,有了创新才有期刊品牌的不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科技自主创新时代应如何办好生物医学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54-8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科技自主创新与生物医学发展和变化关系,及科技自主创新与生物医学期刊和编辑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就在我国开展科技自主创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发展生物医学期刊进行了探讨。
  • 自主创新体系下科技期刊的发展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57-8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营造出大好的环境,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并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而科技期刊将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在自主创新体系下分析现阶段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显得尤为紧迫,寻找应对的策略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 学科交叉研究快速发展时代科技期刊的应对与发展策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60-8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需要科技期刊编辑把握住这个重要契机,利用多样手段获取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学科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挖掘这个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有巨大潜力的优质稿源;真正实现多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审稿;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组稿、选稿,有计划地约稿;吸引跨学科的作者,优化作者队伍,扩大作者群和读者群,促使读者群和作者群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和互动;以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所登载的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如各种形式的电子版、网络版,专辑、特刊,可供国际交流的英文短篇集,以及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层次的读者而采取的相应出版形式等。
  • 参考文献的“问题引用”简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62-8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参考文献引用内容和作用角度,可以将引文划分为多种类型,但目前有关引文的研究文献大都忽视了“问题引用”这一引用类型。本文基于“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问题引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引用类型。
  • 摆脱地方性工科院校学报窘境的“三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65-8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一些知名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学报相比,地方性工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在当下面临着更为尴尬甚至严峻的生存境‰而大胆改革将学报辟出一定的版面刊载大学生作者的优秀学术论文以切实改善读者群结构,学报编辑撰写访谈专家教授的专稿专论以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牢牢抓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旨使学报体现浓郁的贴近性、实用性的传播特点,这三种策略可使地方性工科院校的学报扬长避短发挥出自身的特色,进而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学报读者群。
  • 开拓创新 提升高校学报发展空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68-8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学报面临诸多困难,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改变以前传统的办刊理念,主动行动,通过为科技服务,为地方服务,开发广告市场,联合办刊,开拓校友资源等方式,有效提升学报发展空间。
  • 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的内容及加大拒稿的必要性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71-8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投稿量增加这一现象提出了依据不同的方法对来稿进行初审,加大编辑初审拒稿力度,减少评审专家负担,加速评审过程,减轻编辑部经济压力,提高稿件送审质量,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
  •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劳动及其体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74-8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虽说不是科技主体创新,但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辑工作中时时处处应该体现创新:办刊思路体现创新意识,选题策划需要思维创新,编辑加工劳动需要体现创新,要用创新思路做好信息反馈与信息整合,在总结编辑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编辑学理论创新。
  • 就《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与何荣利先生商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76-8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何文用文献密度差△M值表示核心效应强度的统计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应该用文献密度率(或文献聚散度,△Mn)表示较为恰当。当M2-(趋向于)M1时,则△Mn→0(集聚区趋向消失,文献呈均匀分布);当M2→(趋向于)0时,则△Mn→1(离散区趋向消失,文献呈集聚分布),△Mn的值在0~1之间。依此分别计算出12个学科的各△Mn值和12个学科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的总△Mn值与△M值和总△M值比较以说明问题。并认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赋予受多因素的影响,核心效应强度可以作为一项补充。
  • 文献密度差△M与文献聚散度△Mn的比较与分析——兼答王嘉凌、邬能灿、马劲三位先生的商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78-8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王嘉凌等同志在“就《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与何荣利先生商榷”的文章中认为:“由于在相同文献密度差△M的情况下存在文献量的差别,因此,用文献密度差△M不能比较核心效应的强弱,应该用文献聚散度△M。比较较为恰当”。王文引进相对值△M。的基本思路是对的,但测定结果与核心期刊的基本特征存在不相符合之处,而且出现许多相同的结果,不便于核心效应强弱的比较。相比之下,用文献密度差△M比较核心效应更加直观可见。
  • 应用型大学学报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服务功能与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82-8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型大学学报除了可以作为反映应.用型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外,还可以为应用型大学培养人才作出贡献。首先,可与应用型大学所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帮助培养、塑造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其次,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第三,可以为应用型大学培养研究生服务;最后,可以开展应用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 浅谈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语文素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85-8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期刊质量的优劣与编辑的语文素质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科技期刊论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语文素质欠佳的原因,进一步强调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语文素质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提出了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语文素质的具体措施。
  • 关于“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浅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88-8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某些规定,比较了参考文献类型代码与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来源文献类型代码,指出似有可商榷之处及如何理解引证著录规范化与期刊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 GB/T 7714——2005实施的几点体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92-8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结合CM—CD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通过对GB/T7714-2005的学习、掌握、应用与分析,揭示了其新的变化和特点,并对6种文献的著录做了细分与补充,最后,提出了对新标准实施的建议。
  • 对GB/T7714—2005参考文献标注规则的一点看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95-8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一些规定中,结合编辑实践遇到的问题,查阅了国际一些著名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提出了对本国标“参考文献标注法”的一点不同看法和建议。
  • 新《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编辑工作盲点探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97-8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编辑工作实践,比较了新版著录规则的特点。指出了执行新版规则易于失范的6大盲点,并切实进行了失范因素分析,力戒编辑工作失误。
  • GB/T 7714—2005中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899-9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家标准GBIT7714--2005的仔细阅读和深刻理解,对于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就本标准中的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给出了笔者的看法,供同行商讨。
  • 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00-9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常会给论文内容的表达造成歧义。针对期刊论文在使用三线表中出现的8种常见问题,结合典型错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作者和编辑的重视。
  • 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编辑加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03-9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论文题名是用最简洁,最恰当的词语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使读者首先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结合编辑在修改英译题名时常遇见的几种情况,着眼英文题名的特点,详细阐述编辑英译题名时应遵循的几个规律。
  • 农科期刊论文中人称表达例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05-9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实例,分析了农科期刊论文中人称表达欠妥当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表达方法。除区域名称、单位名称、文中引述文献和引用作者姓名采用第三人称外,其余均适用第一人称语气来撰写。指代、含义明确,不会引起误解的前提下,人称的词语可以省略。
  • 国外医学期刊广告问题探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09-9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技期刊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医学期刊广告数量出现逐年快速增长势头。但医学期刊不同于其他任何种类的科技期刊,其广告将面临多种矛盾冲突。通过对国外医学期刊广告的调查发现,部分广告内容存在明显的虚假和错误、广告数量巨大以及广告比例不当的情况,这有背于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应该增强对期刊广告内容进行审查的力度,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应该共同确定合适的医学期刊广告篇幅,在确保医学期刊的经济效益同时,应强调其社会效益。
  • “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11-9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集体署名论文在美国生物医学期刊和数据库中的标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12-9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体署名论文在生物医学期刊和数据库中逐年增多,但引文原则、方法比较混乱,造成文献检索困难。本文介绍的引文原则和方法是美国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CSE)2006年制订的,对我国的期刊及数据库标引集体署名论文也有参照作用。
  • 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CSCD被引频次300名排行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15-9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CSCD影响因子300名排行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 917-9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