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民网 .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未来可期[EB/OL].[2018-11-16]..
URL
|
[2] |
马峥, 俞征鹿, 潘云涛 .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的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10):1277-1281.
|
[3] |
胡永近, 刘睿 .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发展思考[J]. 编辑之友, 2015(6):31-34.
|
[4] |
范爱红, 梅洁, 李津 , 等.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27(11):1208-1214.
|
[5] |
谢暄, 蒋晓, 何雨莲 .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思考——写在职称制度改革之际[J]. 编辑学报, 2018,30(2):125-128.
|
[6] |
初景利, 闫群 .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战略与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33(12):1358-1365.
|
[7] |
范爱红, 管翠中, 曾晓牧 . 英文科技期刊办刊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 出版科学, 2018,26(2):56-61.
|
[8] |
郭焕芳, 王俊丽, 陈静 , 等.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之路探讨——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26(8):892-896.
doi: 10.11946/cjstp.201503170237
|
[9] |
陈光宇, 顾凤南, 周春莲 , 等. 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 C]. 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10] |
张嵘, 李晶, 朱丽萍 . 高校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模式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2):294-296.
|
[11] |
刘小燕, 姚远 . 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统计与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26(1):86-92.
doi: 10.11946/cjstp.201409140887
|
[12] |
卫昕欣, 潘薇, 王培凤 . 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影响因素研究——以部分重点高校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28(1):84-91.
|
[13] |
张静, 郑晓南 .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构建[J]. 科技与出版, 2017(6):111-115.
|
[14] |
陆建平 . 英文版学术期刊语言与编校质量状况与错失分析[J]. 中国出版, 2009(6):6-12.
|
[15] |
徐雨晴 . 对英文版中国科技期刊论文写作的浅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22(6):971-976.
|
[16] |
张维维, 于洋, 段桂花 , 等. 英文科技期刊语言的加工与润色——《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修改的实践[J]. 编辑学报, 2014,26(4):331-334.
|
[17] |
陆建平 .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英语语言问题研究[J]. 中国编辑, 2015(4):53-57.
|
[18] |
邱尔依 . 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加工与润色问题及建议[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6(6):89-94.
|
[19] |
葛建平, 范真真, 李明敏 , 等. 关于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语言国际化的思考[J]. 编辑学报, 2013,25(1):48-50.
|
[20] |
Kaplan R B .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66,16(1/2):1-20.
|
[21] |
徐宏亮 .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11,32(6):44-48.
|
[22] |
鞠玉梅 . 跨文化修辞学视阈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术论文写作立场表达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5):142-143.
|
[23] |
徐昉 . 二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5):1-7.
|
[24] |
Hyland K . Boosting,hedging and the negotiation of academic knowledge[J]. Text & Talk, 1998,18(3):349-382.
|
[25] |
吴格奇 . 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18(4):46-50.
|
[26] |
鞠玉梅 . 学术写作中引述句的主语特征与身份构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48(6):926-936.
|
[27] |
Hyland K .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34(8):1091-1112.
|
[28] |
黄大网, 钟圆成, 张月红 . 第一人称代词的话语功能:基于中外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19(5):803-808.
|
[29] |
Mauranen A, Bondi M . Evaluative language use in academic discourse[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3,2(4):269-271.
|
[30] |
Hunston S.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a sample of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C]. Advances in Written Text Analysis, London:Routledge, 1994.
|
[31] |
Hyland K . Stance and engagement: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 Discourse Studies, 2005,7(2):173-192.
|
[32] |
牛桂玲 .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汉英翻译显化特点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21(2):112-116.
|
[33] |
Field M . The role of factive predicates in the indexicalization of stance:A discours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7,27(6):799-814.
|
[34] |
吕长竑, 周军 . 中西学者语篇立场表达对比研究——以经管类英文学术论文为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4(1):2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