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选择包含的内容

ISSN:1001-7143 CN:11-2684/G3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期刊
    • 期刊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政策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
  • 期刊中心
    • 当期目录
    • 往期目录
    • 专题专栏
    • 虚拟专辑
  • 特色资源
    • 特色栏目
    • 期刊案例库
    • 人物素材库
  • 学术活动
  • 作者中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 作者登录
  • 订阅
    • 纸刊订阅
    • Email Alert
    • RSS
  • 期刊动态与公告

2007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15
  

  • 全选
    |
  •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
    任胜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57-3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创刊年代、期刊类别、主办单位、学科分布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认为学术影响力偏低、高质量稿源缺乏、管理体制滞后、显示度较低等是中国科技期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与被引分析,发现我国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仍相当低下,建议对我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培育与支持应该从政策环境、编辑与管理理念、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宏观指导。
  • 世界主要国家Open Access的实践和新进展
    刘金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61-3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世界各国推动OA的新进展。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OA的实践结果。传统出版商和完全OAJ出版商都在积极地开展各种业务模式和访问模式的试验。学术期刊出版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变化。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开展OAJ的试验。
  • 简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年 第18卷 第3期(PDF格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57-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期刊对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策略研究
    陈燕, 王晓阳, 周艳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69-3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传播学原理研究了科技期刊对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策略。提出科技期刊要搞好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应当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定位创新成果目标;挖掘稿件科技创新价值,发挥期刊创新品牌效应;培养企业创办期刊,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 论学术期刊的审稿方法与发展趋势
    金晓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72-3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我国现行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审稿方法和成功经验,设想我国学术期刊审稿方法的改进措施与发展趋势。
  •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
    朱晓东, 宋培元, 曾建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75-3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科委着手研究制订。为了能准确反映每种科技期刊的共性及特色,首先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科技期刊划分为学术、技术、科学普及、指导、检索五大类,并对五大类分别制订了各类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五大类的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为便于操作,采用了百分制的原则。80年代末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部委对所属期刊的评选优秀期刊实践后,加以修订,于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用此标准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此后,经过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委于1994年正
  • 关于高校学报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阎为民, 虞沪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82-3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1985~2005年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所收录的有关高校学报改革的研究成果,划分出了高校学报改革研究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揭示了以往研究工作的主要脉络,理清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给出了作者个人的看法。
  • 科技期刊组稿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医疗卫生装备》杂志为例
    朱思群, 赵其斌, 李玉坤, 韩德昌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86-3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应用方法。把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于科技期刊的组稿过程,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
  • 论学术期刊编辑管理的人本内涵
    陈沙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90-3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理解,针对学术期刊编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依靠人的力量、尊重人的权益、开发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发展、凝聚人的力量、和谐人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学术期刊编辑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 EI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综合分析(1978~2006年)
    鲍国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93-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工程索引》(EI)网络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978-2006年)进行了综合分析。截至2006年6月20日,共有458种中国科技期刊被该数据库收录,收录论文390963条。从历年收录量、收文数、期刊出版语种、期刊出版频次、主办者以及同时被ISI、INSPEC、CA、MEDLINE、MA、BP、SCOP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库和CATPCD等收
  •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文献计量研究
    陈发俊, 史玉民, 徐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98-4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公众理解科学研究领域唯一一种国际期刊《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2~2005年间研究论文的内容、栏目、作者及国别等作了计量分析,揭示出国外公众理解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学术现状以及该领域研究的国家分布和世界研究中心所在,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思考。
  • 我国农业类期刊2002~2005年学术影响力趋势分析
    程维红, 刘旭, 李家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02-4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我国农业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我国农业类期刊2002—2005年主要引证指标的分布情况、各学科平均值及其4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与全部收录期刊总平均相比,农业类期刊群的学术影响力虽整体较弱,但却发展变化相对较快;②农业类期刊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呈极显著正相关,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学科期刊数量和论文产出的关系不大;③4年中影响因子列于榜首或前列一些期刊均为高自引期刊。
  • 我国农学类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翁志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07-4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98种农学类中文期刊分为综合性期刊、高校学报和专业性期刊3个类别.对同一类别的不同期刊和不同类别的期刊分别进行连续6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分析和3年平均影响因子比较,并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影响因子的差异显著性,以反映我国农学类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变化和分布的基本情况,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估农学类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广东科技期刊稿约中的审稿时间的调查和分析
    李明山, 吕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12-4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了广东部分科技期刊稿约中的审稿时间,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签订著作权合同。规范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的著作权关系,严格依法办事。
  • 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出版项完善情况调查报告
    何菊冰, 吴秋玲, 邹凤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15-4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东省科技期刊对国家有关出版项的规定的执行情况。方法:以国家新闻出版署2005公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为判断标准,抽查各学科和专业的106种广东省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的15个出版项标准的执行情况。结果:封底或版权页中完善率最低的是主管单位项,仅13%,其次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项(20%)及发行范围项(27%);封面中合格率最低的是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项,仅13%,其中53%是欠月份一项。出版项均完善的有10种,1项不完善的30种,2项不完善的40种,3项不完善的8种,4项不完善的10种,5
  • 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调查
    李爱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17-4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3家体育核心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 科技期刊进行刊后跟踪报道的研究
    杜利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21-4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目前科技期刊界仅以检索系统的被引量、被索量、被摘量等有形数字不能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科技论文的真正流通量(阅读频次),更缺乏有关科技论文刊发后在实践中指导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方面的一系列反馈信息等现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科技期刊进行刊后跟踪报道的必要性,它不仅能给论文及期刊的评价提供有力的工具,更是为期刊社检验择稿的正确性提供依据,使期刊社的用稿策略得到调整、用稿机制得以完善,真正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沈宗庆, 刘西林, 沈建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24-4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进行有机融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方案指标,对评价进行量化。建立了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期刊累计影响因子的设计及应用
    杜志波, 汤先忻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28-4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因子在被应用于对期刊和科研活动的评价时,已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克服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近期影响力问题,引入累计影响因子概念,同时对影响因子和累计影响因子进行标准化转换,以克服影响因子及累计影响因子的学科限制。对标准化影响因子和标准化累计影响因子进行综合,从而给出期刊的近期影响力和中期影响力。这样得出的综合指标对于各种科技期刊具有相同内涵,因此可以用来进行直接比较。
  • 中外食品类著名核心期刊运作方式的比较研究
    李春丽, 戴陵江, 秦和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32-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和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食品类著名核心期刊运作方式的比较,找出了中外食品类期刊之间在编辑体制、出版机制、网络运用、出版后服务体系、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为我国食品类期刊运作方式向国际接轨提供新的恩路,并对入世后中国食品类核心期刊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 医科大学学报刊载内稿分析
    许大国, 孙万群, 曾红丽, 朱佩筠, 王家宁, 向晋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35-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和《郧阳医学院学报》刊载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校本部及其他附属医院的论文情况。认为为保证期刊质量,不是外稿越多越好,不要过快过多减少内稿;刊载内稿过多,也存在一些弊端。各医科大学学报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分配内外稿比例;内稿亦应在校本部和各个附属医院之间适当分配,对本校用稿较少的部门要采取倾斜政策。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报兼用内稿和外稿的优势,避免大量刊载内稿或外稿的缺点。
  • 我国科技核心期刊投稿方式浅析
    马爱芳, 林桂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38-4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投稿方式发生了转变,出现了纸质文稿式、电子邮件式、网络投稿式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局面。本文以我国科技核心期刊为样本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旨在促使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尽快适应数字化、网络化需求。
  • 学术类期刊的广告价值分析
    陈鹏, 卢怡, 张美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40-4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特定的受众群体优势、传播优势和价格优势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术类期刊所拥有的广告价值,并从改变办刊理念、注重成果转化、缩短出版周期和注重装帧效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术类期刊实现广告价值的途径。
  • 从MBC、MCB看CJCB以及我国学会期刊的发展
    侯向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44-4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3本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期刊(MBC,MCB,CJCB)经营情况的分析,学习MBC及MCB的办刊经验,充分发挥学会期刊的优势,为广大会员服务,将是CJCB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对我国学会期刊未来的发展也有借鉴。
  • 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
    傅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45-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有四种模式:出版社拥有版权;作者保留版权;转让商业利用权;保留部分权利,通常采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文对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做了分析、介绍和评价。
  • 电子信息类核心期刊网络链接分析研究
    杨木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49-4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电子信息类核心期刊的外部链接和com链接的分析及对施链网站类型和链接类型的分析,最后得到结论:①当前电子信息类核心期刊网站的影响力不够;②应该丰富网站信息资源,加强与本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③国内的专家学者应该注意加强学术交流的网络化,促进国内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
  • 医学期刊的网络化现状与发展
    应倩, 夏庆民, 何兆毅, 戴丽琼, 姜美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53-4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意义、现状与问题,提出网络化不仅是医学期刊也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转变观念,加速人才培养,健全政策法规,统一技术标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进一步发展。
  • 由方正低成本、高效转换为PDF的方法
    王重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57-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方正书版10.0将ps文件转换成ceb文件,通过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虚拟打印机再将ceb文件打印成文件扩展名为tiff(或mdi)的图像格式。这两种图像文件都可以很方便地用acrobat打印机生成PDF文件,转化速度约为2~5页/秒,且质量好。
  • 方正排版校样的一种转换传输方法
    张柏林, 李小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59-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方正书版发排系统和psprip软件将校样转换成Word文档格式,以电子邮件方法送达作者进行校对,探索方正排版校样一种新的转换传输方法。
  • 开放存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之实践
    沈锡宾, 王爱华, 汪谋岳, 郝秀原, 吕小东, 孙静, 郭睿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60-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外OAJ(开放存取期刊)的成功和良性发展给国内苦苦寻求发展的期刊人带来了曙光。本文对《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2005年的载文、收稿、发文时滞、引文和网络访问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自2002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实施免费全文获取后带来的几项社会效益指标的变化,得出开放存取模式对中国英文版生物医学期刊在提高论文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讨论在OA模式下如何改进编辑流程和读者服务。
  • 科技期刊与学科信息服务的多元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编辑部的实践
    吕新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63-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述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信息交流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期刊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对《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近年来的实践的分析,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实现编辑工作的自主创新,为读者、作者提供多元化的学科信息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期刊学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 学科与期刊建设并举 实现学科期刊发展双赢——《疾病控制杂志》的经验与体会
    潘和平, 叶冬青, 黄河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6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疾病控制杂志》10年的办刊实践表明,依托承办单位的学科优势办刊,创造性地为学科发展服务,在促进学科的发展中找准位置,发挥特有作用,是实现科技期刊自身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专家办刊对引领期刊发展方向、塑造期刊学术风格有其独特的作用。承办学科与期刊为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中国药理学报》组稿与宣传的新举措——期刊高校行
    刘谦, 吴民淑, 肖宏, 黄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69-4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外稿源竞争和宣传需要,《中国药理学报》自2004年开始“期刊高校行”活动,主要对象为国内各大高校、研究院所,采取宣讲、访问实验室、座谈等多种方式与专家、同学交流,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本文对“期刊高校行”活动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同行学术期刊组稿借鉴。
  • 《农业展望》发展探析
    潘月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71-4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析了《农业展望》的创刊背景,分析了《农业展望》在期刊定位、栏目设计等方面的办刊思路,指出《农业展望》的发展前景与面向时代需求、深挖期刊特色,打造期刊权威品牌、加强国际合作,拓展经费渠道、稳步发展壮大。实施人才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密不可分。
  • 关于科技期刊国际合作的思考
    厉衍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74-4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描述当前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背景,合作的基础、合作的方式以及合作对于国内科技期刊的利弊,并提出了国内科技期刊参与国际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 科技期刊文化力及其在科技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吴成福, 邓秀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76-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科技文化力的一部分,而科技文化力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重要组成成分。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开放和拓展国民的科技文化视野,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方面,通过科技文化力发挥潜在的作用。
  • 论学术期刊防范学术腐败
    黄永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79-4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学术期刊遭遇学术腐败的一般情况,学术期刊的时代责任,学术期刊防范学术腐败的必要性、对策和措施。
  • 从干细胞研究丑闻谈科技期刊的尴尬
    夏庆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82-4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韩国干细胞研究丑闻始末,以及Science和Nature在整个过程中的反应。联想到的是科技期刊的尴尬境地:担任仲裁,却无法考问科学诚信;同行评议,却无技术保障之能力;传播平台,却往往成为风暴中心。呼吁国家对此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科技期刊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 地方高校学报应当有所作为——以《韶关学院学报》为例
    王桂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86-4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高校由于总体科研水平与重点高校相比相差甚远,与许多普通高校相比也有差距,如何办好地方高校学报,发挥地方高校学报的作用,《韶关学院学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了尝试:①坚持学报建设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的互动;②发挥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形成学报地方特色;③积极从事科研活动,促进学报质量的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岗位目标管理略论
    赵佳荣, 熊楚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89-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行特色栏目岗位目标管理,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办刊主体的活力、促进“编辑学者化”,不失为提高高校学报学术水平和办刊效益的一种有效的应对之策。实施特色栏目岗位目标管理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自我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事业发展与人的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并认真把握以下几点:岗位目标设置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栏目编辑和主持人实行竞争上岗,鼓励编辑人员和学校内外有志于学术期刊事业的同志参与竞争;建立完善评估与激励机制,确保特色栏目和期刊的发展活力。
  • 医学学报实施学科编辑制的实践与探讨
    岳静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92-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学报是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编辑的设立,使编辑更有效地把握医学各学科的学术动态,有针对性地走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前沿,真正成为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的窗口。编辑模式的改革,调动了编辑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报质量,促进了学报的发展。
  • 试论国土资源类期刊选题策划的特点
    陆小芸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95-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龙头,做好选题策划有利于掌握出版工作的主动权,提高期刊质量。本文对国土资源类期刊的选题策划的特点,即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共性与个性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探讨,旨在提高国土资源类期刊的办刊质量,避免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 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及其与提高刊稿质量的关系探析
    潘学燕, 杨继民, 郭柏寿, 宋继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498-5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表时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稿件处理周期,要缩短发表时滞,必先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文章将稿件处理周期划分为前、中、后三期,结合在《西北农业学报》的编辑实践,对各期中如何缩短稿件处理时间的同时严格控制稿件质量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并简析了缩短稿件处理周期与提高刊稿质量的关系,为编辑工作及期刊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学术期刊编辑部团队管理中的环境建设
    陆宜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02-5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的特点,从团队管理的角度探讨了编辑部的基本特征,以及编辑部管理中如何做好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实现编辑部的发展规划。
  • 利用各单位的网页快速准确地选择审稿人
    金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05-5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快速、准确地选择审稿人一直是科技编辑学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利用各单位网页是快速、准确地选择审稿人的最佳途径。介绍了利用各单位网页选择审稿人的操作流程、优势,以及选择审稿人时应注意的事项。利用各单位网页在选择审稿人时没有时滞,选择准确,选择的范围广,有可能成为编辑们选择审稿人的首选方式。同时,也是对审稿人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的有效手段。
  • 科技期刊创新型编辑的素质与能力探讨
    刘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07-5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灵魂,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编辑的创新能力是科技期刊实现创新发展的前提。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实现科技期刊创新的目标,期刊编辑必须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生存发展的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网络意识;必须重视编辑策划,实现读者需求与编辑策划的有机结合;必须改进技术手段,重视知识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努力为社会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编辑服务。所以,提高创新型编辑的素质与能力,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新时代的抉择,也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
  • 科技期刊应规范使用英文缩写词
    曹雅坤, 于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12-5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科技期刊的英文缩写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英文缩写词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规范英文缩写词是信息交流、信息检索的需要,并结合GB/T7713—1987,对今后英文缩写词的规范使用提出7条建议。
  • 常用分析谱图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刘家新, 赵颖力, 周新宇, 曹瑞芳, 于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14-5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X射线衍射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等常用分析谱图中量和单位的正确标注方式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编辑部收到的来稿中的常见错误。
  • 科技论文有关热分析实验中物理量的规范化表示
    左小青, 林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17-5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科技编辑工作中,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经常碰到有关热分析实验中使用热分析曲线的文章。发现同一种曲线坐标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法,存在明显的错误和不规范。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查找了热分析方面专业书籍,分别对热分析中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热分析法(DTA)、热重分析法(TG)和微商热重法(DTG)4种方法的曲线坐标的表示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规范的表示方法,为科技编辑提供参考。
  • “标准”文献在文后参考文献中的著录规则
    魏振枢, 吕志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0-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标准文献因其特殊性,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也应该突出重点,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著录内容。
  • 小议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连续序号用法
    林丽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1-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GB/T7714-1987,并于2005-10-01实施。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能否简单些——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有感
    胥橙庭, 夏道家, 熊春茹, 朱德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2-5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过于烦琐。分别从作者、读者、编辑的角度考虑目前参考文献的著录过于烦琐,认为专著、期刊、学位论文文献的标注比较有规范,而会议论文、报告、专利等参考文献的标注过于复杂,尤其是会议论文集的标注更加复杂。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 国内医学论文英文题名问题调查与分析
    周英智, 孙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4-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从万方数据库随机抽取的225篇医药卫生类论文的调查,统计分析了英文题名中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所抽查样本中英文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欠简练;②名词单复数误用;③其他词类误用;④拼写错误;⑤词序不当;⑥与中文题名不对应;⑦缩略语使用不当。参考国外英文期刊中的格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修改,并就如何提高英文题名的编辑质量提出了建议。
  • 医学英文论文中with使用的常见问题及其修改
    陈望忠, 宋建武, 王征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7-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医学英文论文中有关with使用的常见问题,发现由于with的含义众多并随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使用不当时,常造成句子意义上的表达不清。即:当with引导的词或短语离被修饰的词太远时,会造成修饰对象不明确;与associated搭配成固定用法时,不能反映两个连接部分的具体关系;在表示并列关系时,当其中的一个关系被with引导后,会造成意义上的突然转折,使句子变得难以被理解;在同一句子中连续使用with,会造成句子中的修饰关系混乱;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用其他意义更明确的词来代替with时,可以使句
  • 统筹方法在《中华核医学杂志》校对中的具体运用
    李楠, 丁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29-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中华核医学杂志》在校对工作中运用统筹方法,提高了刊物校对质量。
  • 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切入校对工作
    肖兴安, 肖建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32-5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校合一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是普遍的现象。编辑和校对有着形分实合、殊途同归的辩证关系,身兼上述两项工作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如何切入校对呢?从理清校编关系、调整校对心理、选择校对方法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就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切入校对工作进行了阐述。
  • 《机械工人》加强悦目性的尝试
    赵宇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35-5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机械工人》的封面、内容及广告的美学设计来说明科技期刊加强悦目性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说明了科技期刊在进行悦目性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探析杜亚泉的科技编辑思想与贡献
    余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37-5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析杜亚泉的科技编辑思想和特色,讨论其在我国科技发展启蒙时期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近现代科技出版发展的影响,认为杜亚泉的科技编辑出版实践对当代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 中国气象学期刊综观
    王祥国, 邵俊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42-5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创办简史,目前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出版概况,分析了中国气象学期刊在国内外自然科学期刊中的地位、影响以及未来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 EI网络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表(1978-2006年)
    鲍国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546-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沉痛悼念编辑家王立名先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 389-3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  编:张薇
常务副主编: 初景利
ISSN 1001-7143
CN11-2684/G3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31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72403
E-mail:cjstp@mail.las.ac.cn
微信公众号
cas_cjstp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