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高校学报主编在位缺失的利弊,以引起高校学报主管单位对落实学报“主编负责制”的重视,提高学报质量。【方法】结合我国高校领导兼任学报主编的现实情况,采用随机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整理等方法,分析高校领导兼任学报主编的利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校领导肩负着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诸多大事,大多无法躬行“主编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报的发展和办刊质量的提升。对此,高校学报可以实行主编实职制或设立执行主编。【结论】实行主编实职制或设立执行主编,高校学报能够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目的】研究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对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学术交流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调查开放获取期刊的收费标准、收费与期刊质量的关系以及作者支付出版费的方式。【结果】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有不断上涨的趋势;期刊的收费与期刊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作者通过多种途径支付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结论】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不断上涨,给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的经费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学术传播与交流。建立一个价格合理的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市场,才能促进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
【目的】对比分析中外文医学核心期刊英文题名特征,为提高中国作者撰写论文英文题名能力与提高医学核心期刊学术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分别从五种国际高影响力外文医学期刊与五种中文医学核心期刊中选取同期发表的150篇论文的英文题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题名词数、冠词与中心词的使用、题名构成形式、副标题的使用及其他书写习惯等方面,中外文期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作者应在语言学方面提高正确率,使题名准确、简洁又具体。同时,在规范题名写作与提高写作质量方面,国内期刊应适度学习国际知名期刊的做法,以增加被检索引用的几率。
【目的】归纳科技期刊刊群实现形态和实施路径,为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网站调研、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全面搜集国内外现有科技期刊刊群资料,归纳和分析刊群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路径。【结果】科技期刊刊群实现模式可以分为学科刊群、学协会刊群、出版社或公司运营刊群、内容集成商刊群及网络聚合刊群模式。刊群建设路径可以分为孵化式、复制式、加盟式、改造式及整合式路径。【结论】针对不同的刊群实现模式需要有对应的建设路径,并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从平台、品牌、产品、服务等方面加以保障。
【目的】反映我国中文学术期刊采用国际通用学术诚信控制机制的现状。【方法】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各个一级学科中分别抽取20%的期刊(共401种)作为研究样本,以各个期刊2015年第1期印本及其官方网站为依据,调查各期刊采用作者贡献声明、采用潜在利益冲突声明、要求研究数据公开、要求责任编辑公开的情况。【结果】样本期刊中99%以上期刊没有提供作者贡献声明,98%以上期刊未提及任何原始数据信息,没有一种样本期刊提供潜在利益冲突声明,48.38%期刊给出了每篇论文的责任编辑。【结论】我国中文学术期刊很少采用国际通用的学术诚信控制机制。建议学术期刊应全面采用学术诚信控制机制,提高对学术诚信进行细化、可操作、可检验、可比较以及可问责的检验能力。
【目的】了解我国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署名的现状,探讨其表达形式及注录位置的规范化。【方法】登录中国知网中的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随机抽选10个学科共计200种科技期刊,对其责任编辑的署名情况、表达形式及位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国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运行模式大概分4类:篇责任编辑、期责任编辑、篇+期责任编辑和栏目责任编辑,责任编辑的署名率比较高,达69.5%,其中期署名比篇署名普遍。同时我国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署名的表达形式比较多,位置各刊也不一致。【结论】各刊应重视责任编辑的署名,对其表达形式和注录位置还需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的】了解国内护理期刊伦理审查状况及存在问题,以促进护理期刊的伦理学正确导向作用。【方法】以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纳入的护理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2013—2014年国内12家护理学类统计源期刊刊发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伦理审查状况。【结果】我国12家护理统计源期刊近2年共刊发论文21080篇,其中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4799篇(22.8%)。文内提及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的比例仅占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41.2%(22.6%~81.5%),仅19.9%的论文在文内提及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0%~64.6%)。【结论】目前我国护理期刊伦理审查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提高期刊编审人员伦理审查意识,以促进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的伦理学规范。
【目的】探索医学期刊组织专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医学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放射学实践》杂志为例,介绍其通过与协办单位合作、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题组稿的经验和体会;比较、分析专题论文和非专题论文的质量。【结果】《放射学实践》近3年成功组织了22个专题,极大地扩大了本刊在业内的影响。专题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量均明显高于非专题论文。【结论】医学期刊编辑应该结合自身杂志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专题组稿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为提高期刊质量不懈努力。
【目的】为建立权威、专业、涵盖范围广泛的科技期刊导航网站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从作者、读者以及期刊发展的需求分析入手,阐释科技期刊导航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借鉴已有的网址导航网站,对学术期刊导航网站的建设内容与方案进行分析与思考。【结果】提出了科技期刊导航网站在初期建设阶段和后期建设阶段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就网站架构、网站版本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建设方案。【结论】提出了“导航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的初步构想,可为学术期刊网站的丰富和发展提供启迪和参考。
【目的】探讨利用PC结合手写板、平板电脑、电纸书进行电子化、无纸化校对的方法。【方法】以PC结合汉王手写板、联想S5000平板电脑、ONYXBOOXM96电纸书为例,利用PC版AdobeReader和AdobeAcrobat以及AdobeReaderfor Android、智器阅读等移动版PDF阅读器作为校对软件,直接在PDF电子校样上绘制线条、书写文字进行校对。【结果】采用PC、平板电脑、电纸书等电子终端可以对PDF电子校样如同对纸质稿一样直接手写(绘)文字、线条进行直观、便捷的校对。【结论】利用电子终端可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纸质稿进行电子化校对,具有节约环保、省时便捷的优点,符合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建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考核指标体系,促进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优势。【方法】采取跨学科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提出多个核心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法。【结果】通过建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考核指标体系,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跨媒体运营的核心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利用考核指标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效率,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目的】细化期刊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研究了考虑引用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方法】在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时细化期刊质量权重的计算方式,采用以(当年)期刊影响因子占所有期刊影响因子的比重作为期刊质量权重的计算方法的修正。并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统计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细化期刊质量权重的影响因子计算结果较为精确。【结论】细化期刊质量权重计算方式将得到了比以往更为合理的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为期刊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的】探讨SSCI收录图书情报类期刊“非可被引文献”(NCD)的引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SSCI收录所有图书情报类期刊2011—2012年发表的NCD进行统计,并进一步统计各类型NCD在2013年的被引量。【结果】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类期刊NCD类型中数量最多的是Book review,达9723篇,其次是Proceedings paper和Editorialmaterial,三者都超过了1000篇。从引证效率来说,Book的篇均被引量和文献被引量都非常高,其次为Reprint、Software review、Editorialmaterial、Bibliography、Proceedings paper、Letter,文献被引率都超过了10%。而 Biographical item和 Meeting abstract引证效率为0。【结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应当立足于期刊本身,设置多样化NCD类型,吸收国内外优秀图书情报学稿源,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目的】了解医学期刊对不同体裁论文字数的要求。【方法】随机抽取中华系列、大学学报系列、国际系列等医学期刊160种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每种期刊2014、2015年稿约对不同体裁论文字数的要求。【结果】要求论著和综述论文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论文总字数不超过1500字的期刊居多。60种期刊明确要求论文总字数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79种期刊要求论著论文中英文摘要字数一样多。多数期刊未明确要求参考文献数目。【结论】160种医学期刊稿约对不同体裁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医学期刊应根据论文体裁合理限定总字数。
【目的】对WoS和CSCD数据库中1000篇肿瘤类高被引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志组稿约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索2005—2014年间WoS和CSCD数据库中年被引频次前50的肿瘤类文献,分析其第一作者、总被引频次、发表后1~5年内被引频次、文章类型、作者单位、基金情况、学科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oS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CSCD数据库[(29218.5±16693.9)次vs.(552.3±308.7)次]。高被引文献中,论著类文章占比重较高(72.8%),且在文章发表后5年内,年被引频次波动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大型临床多中心试验研究、指南类文章以及知名专家述评是被引用的热点文章。【结论】国内外文献学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杂志组稿应从流行病类文章、知名专家述评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入手,以提高整体被引频次以及学术质量。
【目的】探讨地理学期刊论文英文题名在句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方面的撰写特点,提高我国期刊论文英译题名的质量。【方法】选取地理学中、外权威期刊2008—2012年间的2000个题名,以国际期刊为参照,对比分析我国英文题名的句法结构及常用表达特点。【结果】与国际期刊相比,我国地理学英文题名句法结构单一,过多使用名词短语结构,复合式题名与动名词短语类使用偏少;常用表达方面,某些学术套语出现率高。【结论】我国英文题名不够简洁,减弱了题名的信息性与吸引性功能。建议期刊编辑和论文作者在英译题名时注意句法结构的多样性,尽量减少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进行分类评估,为提升委管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分学科评价学术质量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7项指标,采取不同的加权赋值的方法,实现总体排序。【结果】委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均值等4项指标均高于1062种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平均值;按总分为25分计算,对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结论】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中计量学指标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显著;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委管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PeerJ的出版特点及其优势,完善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方法】从出版策略、同行评议制度、运营模式等内容出发,分析PeerJ的核心竞争力。【结果】PeerJ通过新的收费模式和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其竞争力,成为发展快速且具有影响力的OA期刊。【结论】PeerJ作为OA期刊出版的成功案例,国内科技期刊可借鉴其办刊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道路。
【目的】研究我国在SCIE空白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现状,指出在此领域建设SCIE期刊的方法。【方法】利用InCites和Scopus数据库,获取我国SCIE空白学科领域已发SCIE论文总量、占全球百分比等指标。从未有中国英文期刊和已有中国英文期刊两个视角,研究了我国空白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结果】我国多个SCIE空白学科领域已有大量高水平SCIE论文发表,并且多个学术机构在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发展力上都领先或者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结论】在SCIE空白学科领域,通过组建学会办刊、资助优势特色期刊等办法,可以建设一批高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
【目的】探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加快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6种入选PubMed数据库和6种未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分别对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期刊在SC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做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入选PubMed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入选PubMed的期刊(P<0.05),而两组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
【目的】总结数字化办刊经验,为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物理B》数字化办刊的具体实践为例,从内容数字化、采编系统、出版发行模式、期刊宣传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数字化手段。分析说明数字化办刊的重要性和成效。【结果】发现提高数字化办刊水平可以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和审稿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力。【结论】国内期刊必须审时度势,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数字化办刊经验,不断摸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