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 33(5): 670-678 DOI: 10.11946/cjstp.202205050351

期刊人物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建设的新路——魏均民总经理兼总编辑访谈录

李翠霞, 梁永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责任编辑: 刘晶晶

PDF (662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翠霞, 梁永霞.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建设的新路——魏均民总经理兼总编辑访谈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 2022, 33(5): 670-678 DOI:10.11946/cjstp.202205050351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国科协等7部门于2019年起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杂志社”)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子项目,成为全国5家集群化试点项目单位之一。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已达194种,形成了“中华”“中国”“国际”“英文”“电子”五大系列。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系列杂志已达151种,涵盖医学41个学科分类中的37个学科(占90%),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医学专业杂志社。

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杂志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在打造高品质医学科技期刊、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数字化转型、集约化出版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创建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向业界分享其成功经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对杂志社总经理、总编辑魏均民编审进行了专访,就“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术质量建设、期刊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出版转型、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品牌发展、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难点、建议和对青年编辑寄语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物画像】 魏均民,编审,现任《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杂志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总编辑,同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期刊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专门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署-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曾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医学会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曾有8年临床工作经历,从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及管理工作23年。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系列杂志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发展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心独白】 北宋理学家程颐语:“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无论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应遵循一个“诚”字。诚心工作、诚实待人、诚挚交往、诚信经营、敢于担当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我感觉工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虽然也有些爱好,如读书、健身,摄影等,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而且很难保证。平时十分关心时政要闻,时刻关注国家新的方针政策,尤其是与出版相关的政策文件,更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确保未来工作方向正确,方法科学,措施得力。

我曾经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有8年的临床工作经历,深刻了解医生对医学期刊的真实需求。自1999年从事编辑工作以来,秉持以服务读者为中心,以促进专业发展为方向,以精品期刊建设为目标的理念,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学术活动,将自己融入专家和作者群体之中,深入挖掘专家资源、作者资源,遴选专业精湛又有工作热情的编委,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作者,组织和刊发“三高”论文,牵头制订“诊疗指南”,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等,逐步形成以杂志为核心的专业领域群体,提升杂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所在杂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并跃居中华系列杂志前三的位置,并始终保持各项评价指标位于同类期刊的首位。

13年的一线编辑工作经历,加深了我对期刊出版的理解,岗位的变化也促使我对期刊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要在“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实现系列杂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路子。前些年,杂志社就提出了以学术质量为基础、平台建设为抓手、资源整合为核心、数字化建设为重点、集约化发展为方向、创建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为目标的战略规划,并持续推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

作为从事编辑工作20余年的职业期刊出版人和期刊出版机构负责人,基于中华医学会百余年的金字招牌、杂志社历届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和近些年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我对杂志社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首先,未来几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期刊一体化平台建设,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开放平台,为中国更多的医学期刊提供平台支持和服务。其次,通过创办新刊和吸纳优质期刊加盟,进一步扩大优质期刊的规模,增强集群期刊的品质、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国高水平医学科技成果发布的主阵地、对外传播的主渠道、全球科学传播体系的参与者。最后,紧随科技发展步伐,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研发新的服务产品,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问题1 请您谈一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的发展过程、集群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答:中华医学会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自1887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前身《博医会报》创刊以来,学会主办的期刊已达194种,形成了“中华”“中国”“国际”“英文”“电子”五大系列。其中《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我国目前仍在连续出版的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期刊;1915年创刊的《中华医学杂志》是国内目前少有的医学学术周刊。在整个系列中,1955年前创刊的杂志有17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创建期、调整期、复苏期、繁荣与发展期等几个发展历程,历经磨难,直至改革开放后,才迎来蓬勃发展。

虽然经过长期的建设,系列杂志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品牌和学术影响力的期刊集群,但与我国其他科技期刊一样,也存在着以编辑部为单位分散出版经营的问题,期刊的集约化程度并不理想。为了加强期刊管理,中华医学会于1988年在编辑出版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负责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进行统一管理。面对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对出版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按照学会以“管办分离”为核心的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和以“编辑与出版分离”为核心的期刊出版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稳步有序地推进系列杂志集约化进程。2009年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全资注册成立了《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杂志社正式开始企业化运营,全面负责对系列杂志进行统一编辑出版管理和经营。2019年中华医学会职能部门——期刊管理部成立,标志着“管办分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杂志社也在同年5月搬迁至新址,开启新的发展征程。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杂志社始终秉持“传承、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和学术繁荣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期刊质量为中心,以培育精品期刊和建设品牌期刊群为重点,以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模式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向集约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信息化转型发展。

截至目前,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华医学会主办杂志已达151种,涵盖医学41个学科分类中的37个学科(占90%),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形成了国内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集群,杂志社也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医学专业杂志社。出版的杂志主要包括“中华系列”(96种)、 “中国系列”(14种)、 “国际系列”(22种)、 “英文系列”(19种)四大系列。坚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中英文杂志协调发展理念,各系列杂志实行差异化发展,分别侧重高端学术、临床实用、学科进展和国外读者,满足国内外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多元需求;传统纸质期刊、网络期刊融合发展,紧密跟踪国际科技期刊发展趋势。

近几年,杂志社坚持以学术质量为基础,平台建设为抓手,资源整合为核心,数字化建设为重点,集约化发展为方向,创建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为目标的战略规划,集约优势期刊,发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旗舰作用。系列杂志坚持统一办刊思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办刊标准、统一出版经营的“四统一”原则。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强化了系列杂志的整体性、一致性和规范性,逐步形成了集群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集中展现系列杂志的学术形象,体现系列杂志的整体实力。

(1) 统一办刊思想。坚持“传播医学先进思想、引导学科发展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办刊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紧密围绕国家卫生工作重点和学科发展热点,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2) 统一管理制度。在长达13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杂志社在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出版管理等方面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制度。

(3) 统一办刊标准。根据国际、国家标准和系列杂志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和完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统一进行评估,不断强化编辑出版人员的标准意识。同时在期刊的组织结构、编辑出版流程、编排格式、装帧设计、形象标识等方面采取统一模式。

(4) 统一出版经营。依照编辑与出版分离、杂志社集约化出版经营的思路,在原有的办公室、总编室、财务室、编辑部、出版部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媒体部、市场营销部、党工部、人力资源部、审计法务部、期刊发展部等专业化职能部门,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负责系列杂志的统一管理、出版、经营。这种多方位的统一,强化了系列杂志的整体性、一致性和规范性,集中展示了系列杂志的学术形象和规模,体现了系列杂志的整体实力,实现出版的低成本、经营的高效率,使编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容策划、组织和编审工作中。

问题2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在学术质量方面是如何把控的?有哪些制度建设和规范维系期刊高质量内容?

答: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以质量为中心,不断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杂志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医学会《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实施意见》,始终坚持“精品期刊”战略,坚持质量建刊、特色立刊、精品兴刊的办刊方针,以繁荣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创新驱动为目标,多措并举,按照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总体要求,夯实期刊的发展基础,坚持促进交流、繁荣学术的办刊初心,立足国内与面向国际并举,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国家强刊政策的引领和扶持下,努力打造“中华”品牌的世界一流医学科技期刊集群。

1.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

为保证系列杂志健康有序的发展,杂志社紧跟国际先进编辑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系列杂志的管理制度和编辑出版规范。目前,杂志社已建立系列杂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40余项,从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出版管理、网络管理、新媒体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多个角度,为系列杂志刊群的质量建设提供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杂志社积极组织系列杂志广泛开展新冠肺炎专题论文征集活动,有效发挥医学学术期刊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为保证系列杂志刊发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学会及杂志社多次发文要求各系列杂志加强对于新冠肺炎相关文章的出版管理,严格执行审稿、编辑出版流程,加强学术质量控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力发挥疫情防控引导作用,提高期刊的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

2.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退修、编校、刊后检查等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系列杂志质量的提高。督促各杂志在编委会指导下制定长期和年度报道计划,做好总体设计及导向;严格执行“三审五定”出版审定程序,通过杂志编委会、审稿专家及编辑人员,严把编辑和学术质量关,该程序有力保障了系列杂志整体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在多年期刊管理实践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期刊评价体系(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等)共29项评价指标;实行刊后自检和专家集中审读二级审读制度,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编撰下发《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质量简报》,确保杂志质量跃上新的台阶;以学术及编辑指导委员会为依托,修订系列杂志编排规范及相关文件。

3.紧紧依靠专家编委队伍

系列杂志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建高水平的全国性编委会对杂志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系列杂志的编委涵盖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各个学科,总人数近万人,其中院士百余人,还有审稿专家、通讯编委、特邀编委5000余人,这些编委在引领杂志学科发展,确保杂志学术质量,以及扩大杂志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扎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为提升系列杂志指南类文章的制订水平及报告质量,推动指南在我国有效传播与实施,2020年,杂志社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院在北京共同签署临床实践指南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系列杂志刊发的指南类文章向科学化、透明化和国际化迈进。同时,杂志社还与威立出版集团、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等公司开启强强战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系列杂志高质量发展。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办刊实践中,系列杂志不断沉淀并形成了独特的杂志文化与特色,形成了名扬国内外的“中华”品牌,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始终位居我国科技期刊前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评价指标不断提高,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始终位居我国科技期刊前列。截至目前,有6种杂志被SCI、SCIE和ESCI收录,28种被PubMed/Medline收录,27种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收录,10种被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EM)收录,62种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成为国内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杂志数量最多的出版社之一,64种杂志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

在2021年度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21种杂志在中信所统计源期刊综合评价学科排名第一,18种杂志获得“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在历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先后有5刊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及“提名奖”,105刊次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12刊次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百强报刊”。25刊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

问题3 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在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出版转型等方面做了哪些改革和创新?“造船出海”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卓越行动计划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集群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答: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规划刊群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搭建功能完善的数字出版平台的主旨目标,并于2014年成立新媒体部,在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出版转型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实现了数字出版转型从0到1的突破。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以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大力支持下,杂志社依托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不断探索新型出版模式,继成为国家数字出版转型首批示范单位之后,2021年获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特色单位”。

1.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数字出版转型

杂志社经过近8年的数字出版转型探索实践,立足国内科技期刊现状,梳理制约科技期刊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打造贯穿科研成果从生产到产出的一体化服务平台,现已完成8大体系/平台的构建,包括期刊复合采编平台、期刊质量控制体系、期刊发布平台、结构化排版/数字化加工、新媒体解决方案、期刊销售平台、多媒体出版解决方案、医学会议服务平台。通过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杂志社实现了期刊管理数字化、内容采编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内容数据化和期刊传播数字化。数字出版平台的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平台覆盖杂志总数达到199种,收录论文总量超过121万篇、独立图表73.5万张。

(1) 期刊管理数字化。杂志社研发了包括编委会管理系统、期刊审读系统、广告管理系统、期刊发行管理系统、期刊资源管理系统、期刊知识管理系统在内的多套期刊编辑出版管理系统,逐步建设和形成了综合性的业务管理平台。

(2) 内容采编数字化。杂志社通过启用期刊复合采编平台,提供了医学期刊全流程内容采编解决方案,该系统专为生物医学期刊量身定制,符合国际出版伦理规范。平台具备强大的优质内容发现和遴选功能,集成了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科研人员学术不端防控体系,从而有效减少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目前该系统已有140余种医学期刊入驻,同时拥有在线编辑1000余名,并汇聚了国内大批顶级医学专家,为期刊内容的质量审查和内容发现提供了坚强保障。

(3) 生产数字化与内容数据化。杂志社制定和完善了兼具实用性和前瞻性的中文期刊结构化数据标准(CMA JATS),实现了“一次加工,多元发布”。基于自有研发团队与合作技术服务商紧密协作,研发出一整套基于云端的结构化排版解决方案,实现了分散编辑、集约生产、智能排版,为数据汇聚、快速发布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撑。该方案将为中国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注入原动力,全面颠覆现有期刊生产模式,带动科技期刊出版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

(4) 期刊传播数字化。在期刊阅读方面,杂志社目前已经完成了面向移动端、PC端、移动App和第三方App的多终端阅读体系的搭建,建成了由微信公众号矩阵、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华医学期刊App、微信小程序、微博、头条号等组成的综合融媒体出版发布平台,为作者及读者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的出版服务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杂志社一体化服务平台功能的一次全面检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杂志社及时果断作出决策,快速搭建和运营由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共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全社的有效运作,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稿件刊出时滞得以大幅缩短,缩小与国外期刊在刊出时滞上的差距,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抗疫提供了有效的学术支撑。

基于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的成功经验,积极响应中华医学会、科技部及中国科协将新冠肺炎平台运作常态化的要求,杂志社于2020年10月完成了“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布平台”的搭建,以此吸引更多优质稿件回流,进一步提升期刊优质论文的传播效率。对标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打造中国生物医学领域优先发布平台,增强中国医学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话语权。

2.研发知识服务产品,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杂志社依靠“数据中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充分整合并深度挖掘已有的学术资源基础上,面向机构(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知识库)、个人(中华医学期刊App和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第三方平台(中华医学会期刊云资源服务平台)、国外读者(英文期刊平台:MedNexus)等不同用户群体,以及高端研究成果(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布平台)和基层临床(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提供多元数字服务产品。目前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注册服务机构已达千余家,成为杂志社数字出版转型的拳头产品;中华医学期刊App累计用户已超过12.4万人,用户量连续两年成倍增长;中华医学会期刊云资源服务平台(SDK)通过与丁香园、医脉通等合作,已为85万人次的读者提供指南阅读服务,也成为杂志社新的数字产品经济增长点。

3.借力先进技术,探索英文传播平台的自我运营之路

近些年,中国科技期刊的各种利好政策接踵而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评价体系改革等带动了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明确了目标。风好正是扬帆时,借力科技进步和国家政策赋予中国科技期刊的动能,追赶国际科技出版的前沿浪潮是新时代交给科技期刊人的重托。

与此同时,在与国际期刊的竞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和平台是制约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重要壁垒,也是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不可否认的是,国际科技出版商在数字传播平台建设方面确实走在我们前列,在理念、技术和标准上大幅领先我们,也引领着世界科技期刊的发展。为快速融入国际主流学术交流圈,我国大多数英文科技期刊一开始选择了“借船出海”模式,但在当前国际合作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杂志社积极探索英文传播平台的自我运营之路,借力国际主流技术,通过“委托造船”+“自主设计”模式,打造独立运营的医学英文期刊平台,致力于建设中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平台,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参与全球科学传播体系的能力。目前平台已入驻期刊20种,1657期,平台论文45000余篇。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对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目标也是尖兵引领,梯队跟进,试点先行,从而更好地激发科技期刊的内生动力。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英文刊群,近3年来,聚焦国家重点建设领域、新兴交叉学科,杂志社的9种英文新刊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目前英文期刊数量已达22种(其中3种期刊正在申请刊号)。杂志社以旗舰期刊为核心,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期刊集群,通过重点扶持和培育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点相汇,形成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从而打造出医学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服务能力的品牌医学期刊集群。

问题4 人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请您谈一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方法和经验?如何调动主编和编委力量办刊?

答:期刊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编审人才队伍。杂志社主要从点、线、面3个方面加强对系列杂志刊群人才队伍的建设,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卓越目标为导向,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瞄准一流的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并将其吸纳到办刊队伍中,引入融合出版型人才和高端技术型人才为知识服务转型提供保障。

1.面:全面加强编辑人才培养

杂志社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开展岗位培训,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定期举办编辑业务培训班、编辑沙龙、劳动技能大赛、新员工培训、主任工作会、主任例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带教老师“传帮带”作用,不断提升系列杂志编辑出版人员的职业素养、编辑水平。同时在传统继续教育培训基础上,拓展多种灵活培训方式:鼓励编辑出国访问交流、参加学术会议,鼓励员工在职学习和参加技能培训,鼓励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大赛,拓宽视野,展示自我,丰富员工提升自我能力的渠道,注重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培养,杂志社打造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编辑出版队伍。目前系列杂志共有编辑90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占62%,高级职称占43%,涌现出一批编辑出版界的领军人物,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培养出多位编辑出版界的领军人才,几乎囊括了所有编辑出版界的全国大奖,包括: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3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5位)、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位)、韬奋出版新人奖(1位)等。杂志社也连续多年被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团中央等评为“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并荣获第二届和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2.点:重点聚焦编委队伍建设

编委会是期刊的学术组织工作机构,具有把握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导向的职责。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非常注重编委会的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等规定,执行编委遴选标准和程序,注重遴选学术和学科带头人担任总编辑或副总编辑,遴选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任编委,组建全国性期刊编辑委员会。通过明确编委会委员的职责、权利和工作要求,加强对编委工作的考核。目前系列杂志编委总数近万人,其中院士百余人,还有审稿专家、通讯编委、特邀编委5000余人。杂志社通过举办主编岗位培训班、系列杂志总编联席会、审稿专家培训班、医学论文写作培训班等,全面、分层次、分级别构建培训体系,使系列杂志编审队伍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相关出版工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做好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工作。

3.线:专项打造数字出版团队

随着数字出版转型的不断推进,对于数字出版团队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成为杂志社组织架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14年杂志社成立新媒体部负责数字出版和产品研发工作以来,团队从最初的6人增加至目前的19人,并且还保持每年引入新人的机制。杂志社数字化建设人才主要分为2类:其一是复合型人才,通晓医学、出版、技术等专业;其二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专业负责某一领域。对于2类人员的引进模式和培养模式稍有不同。对于复合型人才,主要以自我培养为主,从传统出版领域转型的较多,其需具备一定的从业基础,培养方向主要为管理者、学术策划或组织者,主要通过鼓励其参与科技出版行业或数字出版行业性的学术活动、培训等,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进展。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主要以社外招聘为主,这类人才更多的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鼓励其参与专业性的培训和会议,同时部门定期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通过自学和交流提升技术能力。

问题5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群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品牌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布局和规划?

答:(1) 平台建设。构建立足于医疗行业垂直型知识服务的基础框架。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引入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挖掘数据内在价值,实现深度知识服务,构建“内容+服务+关系”的闭环学术生态网络,促进深度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提升知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包括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核心产品的迭代升级工作,加快知识服务产品研发;上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版采编系统,以及英文期刊生产和传播平台,组建专职的运营团队推广平台;基于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探索知识服务的合作模式和产品模式,开展相关领域的编辑出版和期刊运营的学术研究;按照中国科协要求,继续做好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的运营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制定案例库分级评价实施方案,为推动临床医生职称评定相关政策的出台奠定基础;推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建设,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真实需求,组织、策划、制作精品继教课程,逐步打造成实用、权威的医学教育平台。

(2) 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为集群化发展储备人力。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多措并举,引进并培养掌握前沿技术、适应数字出版转型的新型出版人才,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国际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的运营管理人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版权保护的专业管理人才,掌握有关数字出版理论、方法的技术人才,掌握整合营销、懂市场宣传推广的经营性、公关性人才;择优录用政治素质高、有使命、有担当、业务能力强的出版专业人才,以及对出版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具备新观念、新思维、新技术的优秀人才。

(3) 能力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建立和培育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适于集群化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遵循世界一流科技出版机构现代化和规模化运行规律,建立健全分工体系,提升集约化、专业化出版服务能力,力争建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科技期刊集群,成为走向世界的标杆和旗舰。

(4) 品牌发展。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办刊实践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断沉淀并形成了独特的期刊文化与特色,形成了名扬国内外的“中华”品牌。未来,杂志社将在中华医学会《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继续践行“精品期刊”战略,优化刊群布局,以域选刊,填补空白,实现差异化发展;聚焦国家重点建设领域方向,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支持下,在传统优势、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积极创办英文新刊;从全国医学类期刊中遴选质量较高、有发展潜力的期刊,吸纳进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或加盟出版平台合作出版传播,扩大优质医学期刊的规模和数据库资源体量,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夯实基础。

问题6 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有哪些难点和建议?您对从事科技期刊工作的青年编辑有什么寄语?

答:1.当前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难点和建议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从数量上看相对较多,成为了世界科技期刊大国,但从期刊实力上看,整体质量不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数量相对较少,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1) 现状态势。中国出版业正逐步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而且呈现加速转变的态势。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数字出版情况来看,小散弱的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依然明显。中国科技期刊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生态链,尤其是缺乏一体化的科技期刊学术服务平台。只有通过打造一体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将分散的期刊出版工作进行集约,实现稿件采编、评审、生产的集中,进而做到数据、传播、运营和用户的集中,优化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理念,筑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布局,才能构筑完整的数字出版生态链,加快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2) 评价体系。尽管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改革性文件,但目前国内部分用人单位仍将SCI论文纳入科技评价体系,作为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致使我国众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外流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国内期刊优秀稿件不足的现象依然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并监督落实,彻底改变“SCI至上”的观念。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首先要让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这既是具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的使命担当,更是我们科技期刊人重点努力的方向,任重且道远。

(3) 管理制度。出版管理政策对期刊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9年《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和2021年《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两份文件的出台,为中国科技期刊进一步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也凸显了科技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迅猛,科研产出逐年增长,国际出版机构都在加快创办新刊,抢占科技创新的新领地,而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相较科技发展明显滞后。根据《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的统计数据,近10年世界科技期刊的增幅为20.85%,美国科技期刊的增幅为25.60%,中国科技期刊增幅只有7.05%,且我国科技期刊的总量(5026种)与美国(20573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需要正视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的差距,要加强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的投入力度,优化期刊资源配置,加快期刊出版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改革,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化、数字化和市场化等方面发力。

2.对从事科技期刊工作的青年编辑寄语

希望青年编辑要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要有“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要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自我并实现自我价值,积极争做科技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